第五百四十八章 训斥封疆大吏

作品:独断大明|作者:官笙|分类:历史|更新:2017-10-14 04:31:32|字数:10182字

六人脸色微变,慌忙跪地:“臣等有罪!”

朱栩瞪着双眼,不耐烦的摆手,道:“少给朕来这套,说事情怎么办?江.苏,浙.江等省巡抚都在嚷着要求减税,免粮,你们西南有一半是免税的,他们要求也合理,你们告诉朕,现在该怎么办?”

六人跪在那,稍稍抬头,相互对视,都面露难色。

他们心中很清楚,朝廷对西南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从未有过的赈灾,免税力度,国库的情况他们清楚,不可能年年耗费大量的钱粮给西南赈灾,尤其是这灾情还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

朱栩见他们不说话,冷着脸道“都起来说话,你们是六省巡抚,是封疆大吏,不是来给朕出难题的,说办法!”

六人战战兢兢的站起来,又对视了一会儿,都有些束手无策。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他们能力再强,地里种不出东西,填不饱百姓肚子,还是一样!

过了一会儿,樊一蘅斟酌话语道:“皇上,钱粮之事,臣等会尽力想办法,只是士绅纳税,重划田亩,臣请待灾情好转再推行,现在百姓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不能再有所折腾……”

朱栩猛的又一拍桌子,怒道:“胡说八道!西南诸省有大量的空地,荒地,废地,外加朝廷所有,以前宗室的田亩,超过一万顷,怎么就不能重新划分?这是给百姓的田亩,谁要折腾他们了?什么时候起士绅不纳税的?太祖的祖制荒废了这么多年,是什么人的责任?朕不要他们补缴就已经宽大,难不成你们还要代他们抗旨不成!”

“臣有罪!”六个人神色大变,慌忙再次跪下。目光都闪烁着,心怀忐忑。

在他们看来,皇帝分明是执意完成政改,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打动的。

朱栩现在是与时间赛跑,自然不会给他们拒绝,甚至是拖延的机会,继续挥动着大棒,呵斥道:“朕看你们都是昏了头!现在立刻回去写一份关于‘新政’的心得体会,一定要写的有理有据,深刻,如果写不不好,你们这巡抚也别当了,朕找能做事的来,我大明朝廷上下,不需要昏官庸吏,更不许碌碌无为,夸夸其谈!”

六人都是面角微抽,一口气堵在胸口,怎么也出不来。

在天启以前,便是现在,为了‘正道’顶撞皇帝,忤逆朝廷都不算什么,这是一件荣耀,哪怕身死也是‘殉道’,可要是带着‘昏官庸吏’的帽子被罢免,那就是天下的笑话,是他们一辈子的污点,家族的污点,乡邻的污点,史书上的污点!

万不能接受!

“臣遵旨!”六人暗自咬牙,不敢再争辩半句,生怕皇帝直接罢免了他们。

以皇帝的威信,以朝廷对西南六省的投入,他们要是被罢免,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六人走了,朱栩淡定的喝茶,晃了晃肩膀,而后道:“传蒋德璟,钱龙锡,黄立极。”

这三人分别是山.东,江.苏,浙.江的巡抚。

黄立极等三人都是文昭阁,朱由检的旧人,不过朱由检向来‘喜新厌旧’,厌恶这三人,他们三人对信王也是心底不屑,面上不冷不热。

他们看着离开的樊一蘅,周维京等人的一脸苦色,纷纷暗自心惊,皇帝跟他们说了什么,让他们呈现这副表情。

他们三人对视一眼,都带着一丝不安进了御书房。

三人刚要行礼,朱栩就摆手,淡淡道:“你们离京之前,朕让你们做的,都做的怎么样了?”

三人一怔,都有些说不出话来。

皇帝在他们离京之前挨个谈过,包括追缴欠粮,恢复太祖税制,重新登记户丁,田亩等等,这些看似轻巧,实则难如登山,别说他们在地方没有根基,哪怕有,一时半会也轻动不得。

黄立极离京是最久的,他神色动了动,抬手向朱栩道“回皇上,我朝两百余年,积弊已久,臣等还需时间,慢慢筹划……”

“那你们进展到哪里了?”朱栩不咸不淡的道。

三人神情僵硬,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们在地方束手束脚,尽管看似大权在握,可也不敢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勉强稳住局势,一点一点的推动朝廷的革新计划。至于那些难啃的骨头,他们都是一碰即退,不敢深入。

朱栩半侧着身体,拳头在桌面敲击,一脸的冷色,语气越来越重的训斥道“你们是朕委以重任的一省巡抚,是封疆大吏!你们就是这样报答朕,报答朝廷的吗?”

朱栩最后的声音特别高,在御书房回荡。

三人连忙跪地,道:“臣知罪!”

朱栩冷哼,拳头重重的敲击在桌子,越发冷声的呵斥道:“朕交代的事情,你们是一件都没有办好,倒是想着减税!你们不知道朝廷缺粮缺银吗?你是朕派过去的巡抚,到底是听朕还是听他们的!?”

黄立极,钱龙锡,蒋德璟三人连忙磕头,大声道“臣不敢!”

他们三人身上都有‘信王’的标签,要是皇帝震怒,完全可以将他们投入大牢!三人头上冒出冷汗,战战兢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独断大明》,方便以后阅读独断大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训斥封疆大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独断大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训斥封疆大吏并对独断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