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七 新政 六

作品:从良医到良相|作者:杨思大老倌|分类:历史|更新:2020-10-14 12:03:14|字数:4546字

还是深秋,昌平靠山村的两块田里,玉米和红薯都熟了,向青山会同刘健谢迁和户部;都察院等几位官员一起下乡来监督视察。

本来皇帝还想要来的,后来被内阁给劝阻了,说他要是外出阵仗那可就太大了,这等小事还是有臣子们去看看比较好。

待两块田里的红薯和玉米全部收割后称量,官员们惊喜交加!

这两种粮食作物都是高产,而且还比现在大明任何一种粮食的产量都要高,据对值得推广!

消息被以十万火急送到皇宫,弘治皇帝看了也是欣喜不已,下令明年继续扩大产量,只要达到足够的种子数量,就开始在顺天府推广!

过年的时候,向青山在报纸上看到一片小文章,说是在天津卫的海滩上,有几条超大号鲸鱼被冲到岸上。

鲸鱼巨大的身体比一个人还要高的多,长更是达到好几丈,天津卫的本地人都去海滩上看稀奇。

向青山立即想到这几条死鲸鱼还能派上大用场,马上就让人去天津卫,将鲸鱼给肢解了,把鱼油都给熬出来,他有大用场。

没几天,散发着浓重鱼腥味的鲸鱼油被送到京城,没一会,就有比狗鼻子还要灵的勋贵们就到了。

“东流,听说您又要捣鼓新玩意了,能不能挣钱啊,让我们也入一股吧。”张懋笑嘻嘻的说。

向青山也坦承这次做的是很赚钱的肥皂,但自己已经想好了,这次的生意要交给官员们,以弥补他们在清退投献上的损失。

“不然众口之下,我向东流都要被他们给骂死了。诸位还请高抬贵手,让我多活几年吧!”

听说没自己的份,勋贵门的脸上全都浮现出满满的失望。

徐永宁眼珠子一转,抓到了向青山话语中的把柄:“东流,我们也是朝廷官员呐,那我们理应有份!”

“百官平分股份,你们就没多少了,赚不了几个钱。”

费淮态度坚决:“那不行,得按规矩来,我们也是官员!”

好吧,为了点蝇头小利,就把勋贵们的贪婪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

做肥皂不难,向青山在后世的中学的化学课上就学过,还亲手做皂化实验,得到的是黄肥皂。

黄肥皂颜色不好看,碱性还大,向青山还把这个作为基础,再加上香料,天然颜料等做成颜色好看艳丽的肥皂。

第一批一千块试验品,还被向青山分送京城各位官员,要他洗澡时用,多提意见,好进一步改进。

不过官员们的反馈还没来,京城商界的反响却飞快的到了。

传话人曹平过来说,京城商界对肥皂已经是看在眼里都拔不出来了,他们都想要得到肥皂作坊的股份。

“分给官员,丁点好处都没有,没必要干这种好心没好报的傻事。”

向青山:“告诉商人们,补偿百官是一方面,另一个我是想要让人都知道,种田不赚钱,想要赚钱那就去做生意!”

没几天官员们的回馈全都来了,向青山还让手下帮忙翻看整理,基本都说好的,大家也很希望能有个赚钱的机会,都在问肥皂作坊何时组建,他们要入股!

年后,就是弘治元年。

向青山又把高档肥皂稍稍修改了两次,算是彻底定型了。

对于百官入股的事,他则放手给户部吏部两部门的侍郎,由他们出面牵头,组成一家体量巨大的公司。

向青山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就是租房必须也要缴税,第二每个省都要有一家作坊,股份就有该省的大小官员们平均分配。

算是他向青山对大家的一点小心意。

后来为了如何组建公司,大小官员们扯皮扯了很久,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最后吵的连弘治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这都是看一帮腐儒,丁点小事都要扯皮,还能办什么大事,也就是耍耍嘴皮子罢了。

还说向青山为了国家清理官员的投献,真可谓是费尽心力,堪称官员的楷模!

开春是,远赴广西为你皇帝寻亲的专职御史孙珪来信,说他在广西找了一家姓纪的,这家还有家谱,说他家就有个闺女在十几年前被大军带到宫里云云。

弘治皇帝由于有了前边老太监陆恺的预报,就知道这家姓纪的是个骗子,是想要冒充皇亲骗取荣华富贵。

内阁还秉承皇帝的旨意,给孙珪写信,说这家是骗子,再继续找找。

首辅刘吉还在内阁值房里说:“看看,老夫说的没错吧,找不到了。”

这话还刚巧被弘治的贴身太监李广听到,这小子还跑到皇帝面前,添油加醋的把刘吉好一顿说。

弘治皇帝听了面子上啥也没说,心底里已经给刘吉判了死刑,觉得这老倌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留不得!

又一个月过去了,在广西的孙珪再次来信说,或许是时间久了;战争的问题,他走了好多地方,就是没找到想要的目标。

他还问皇帝,下一步该如何。

向青山:“继续找,或许能有奇迹发生!”

本来弘治皇帝都一些灰心了,被向青山这么一说,他从新提起精神。反正大明富四海,多养个御史也不算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良医到良相》,方便以后阅读从良医到良相四百五十七 新政 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良医到良相四百五十七 新政 六并对从良医到良相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