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分配工作

作品: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作者:三千年大懒神|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4 10:54:25|字数:4088字

天快暗之时,众人没个心思再御街夸官了,除了平乡伯脸笑抽筋了,大伙都闷闷不乐,状元毛敦元脸更成黑炭了。

礼部尚书大手一挥,并赴恩荣宴。

恩荣宴就是民间耳熟能详的琼林宴了,不过琼林宴是北宋的称呼,唐代称为闻喜宴。咱们大明叫恩荣宴,由光禄寺承办,在礼部举行。

“小元呐,本伯爷实在是对不住呀,这……”马车上,王奇拉着毛敦元赔礼道歉。

咱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抢状元风头的人,肯定永载明史了,小元那可怜的娃成配角了。

毛敦元没精打采,无奈摆摆手道:“非平乡伯之过矣,实乃妇人……”

也不知道说些啥,这场面自个也没见过啊。

两人说着话,马车就已经进入了正阳门,然后朝礼部衙门而去。

盛大的恩荣宴筵上,新科进士先要拜谢殿试时的读卷官、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供给、鸣赞等等,三拜九谢之后才能入席,按进士名次排座。

当然啦,严嵩徐阶吕本三个内阁成员只是喝一杯酒,就借口西苑公务繁忙,然后溜之大吉了,其他翰林院读卷官当然有样学样,最后恩荣宴只剩光禄寺和吏部尚书吴鹏。

众进士都在巴结吏部尚书吴鹏,各种嘘寒问暖,吟诗作文吹捧,连毛敦元也不拿捏,主动给吴鹏斟酒。

王奇怎能落后,端一杯酒跑到进士首席,毕恭毕敬道:“去年途径太宰捐建的私塾,聆听儿童琅琅读书声,在下有感读书更刻苦了,终是如偿所愿,所以特来感谢太宰。”

话罢就仰头喝酒。

“哦?那倒跟老夫有些缘由。”果然,吴鹏听完后脸色很自得,和蔼可亲笑眯眯道。

王奇诚恳道:“多亏了太宰的善行。”

宴筵上的几百进士很感慨,看看人家平乡伯说话才有水平,七扯八拉跟吏部尚书攀上联系。

吴鹏亲切跟王奇聊了几句,见时候不早了也借口有事撤退了。恩荣宴就只剩进士和光禄寺的几个官员。

王奇冷笑,吴鹏这货是严嵩的“干儿子”,是个万人恨的货色,估计离倒台没多久了。

自己可以言语巴结几句,绝不能投贴上门,估计在座有进士会上吴鹏的车…

众进士喝得醉醺醺的,直到两更天才散去。

第二天,昨夜喝醉的进士们用极大的毅力爬起来,虽然恩荣宴盛宴已经结束,但还有一些堪称折磨的步骤要走。

新科进士们撑着沉重无比且快裂开的脑壳,迈开沉重与虚浮相结合的步伐,去鸿胪寺学习为官的基本仪礼,接受皇帝赐予的朝服、冠带、进士宝册……也就是制服和学历文凭。

得到皇帝恩赏,下面人是要上谢表的,便由状元毛敦元代表新科进士上表谢恩,无非是用华丽丽的辞藻,表达皇帝的感激之情,然后表表决心,如此而已。

谢完了皇帝,再谢老师,去孔庙行释菜礼……用兔为醢,菁为菹,枣栗为果,感谢孔庙的孔夫子,四圣十二哲,以及六十二位先儒。

依次跪拜这么多神位,可想而知有多累,而且礼节各不相同,顺序不能搞混,谁要是在孔庙出差错,可得遭朝廷圣人后裔弹劾。

最后最后一步就是进士碑林了,每一位进士的姓名籍贯,都按照名次整齐的镌刻于碑石上,由毛敦元揭碑幕,大伙开始跪在进士碑前嚎啕大哭。

感谢陛下的恩遇,感谢诸位先儒,感谢朝廷阅卷官,感谢科举一路的座师,再感谢父母双亲,反正就是抱着进士碑痛哭就完事。

王奇哭得天轰地震,江河翻倒,鸿胪寺的官员全都侧目,感慨平乡伯果然是至情之人。

做作了一番,全部流程结束,三天后等待大明政府分配工作。

回会馆的路上,王奇一直叮嘱毛敦元。

“以后要夹起尾巴走路,今日过后你就没有状元的光环了,只是普通的京官,一个从六品翰林院修撰,翰林院里面一甲出身的海了去了,可莫要再昂着头……”

毛敦元谨记平乡伯的敦敦教诲,一定要在翰林院好好修史书熬出头,非一甲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他日定要入阁拜相!

嘉兴会馆内,王大王二喜滋滋捧着进士牌匾,到处炫耀,二甲第八耶!好像是平乡县历史最好成绩?

“两个狗才,不要再现眼了,夫人还有多久能到。”王奇懒洋洋喝着茶。

王二笑着说:“还要清点好嘉兴府的商铺田亩,半个月前寄信的,估计还得有月余。”

王奇沉吟道:“那行,等夫人来京师了再购房吧,省得到时候埋汰本伯爷。”

半个月前中榜就寄信回嘉兴府了,这肥得流油的织染局大使也就烟消云散了…王奇有些舍不得,京师七品以下官只有崇文门税课大使才可以媲美。能不能上奏请求去做崇文门税课大使?

唉!

二甲第八名进士属于庶吉士,就是去翰林院深造三年,钻研各种文史典籍,三年后成绩优异的再拿翰林院文凭。

其实跟一甲差不多,只是要耽误三年时间。

剩下的二甲成绩差的自然去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学习处理政务,也就是端茶倒水……等京察有缺口了再补上,实在没有就去地方当官,且大都是江南等地。

三甲同进士现在可以去当县令了,运气差的分配到各地王府,基本要度过蹉跎岁月了,除非做个狗头军师,怂恿王爷“清君侧”,胜了封公拜相,败了就得被诛九族了……

话接回来,王奇寻思自己应该是去翰林院进修,翰林院可是有诸位未来的大佬,可以趁着他们还未发迹先结交。

虽然耽误三年上进的时间,但自己才二十出头,可以慢慢熬日子。

嘉靖四十一年严党就摇摇欲坠了,正好是王奇大展拳脚的机会,到时候弹劾严嵩及其党羽,赢得青史留名的美名,岂不是快哉?

(今日四更,为正在被输出加一更,感谢打赏(??′?`?)?)

喜欢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方便以后阅读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第九十一章 分配工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第九十一章 分配工作并对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