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学堂

作品: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作者:三千年大懒神|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6 04:37:51|字数:4408字

苏南若自然被母亲拉去一起睡了,秉烛夜谈,再敦敦教诲怀孕该注意的事项。

大嫂巧儿在摆弄着丝绸棉衣,把金簪子各个摆出来,明儿个穿出去炫耀。

王奉父子俩的房间传来朗朗读书声,为了去国子监进修,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张铁柱搬小凳子在院子里,看着王奇泡茶。

“爹,铁柱,这可是皇宫的贡品云雾茶,尝尝。”王奇递两杯给他们。

陛下的茶叶?那可不得了。

王父一听便赶紧抢过张铁柱的茶杯,严厉道:“你晓得喝甚。”

说完一咕噜就猛喝两杯,喝完闭眼享受,轻呼:“从未尝过如此美妙的滋味。”

王奇无语,不细啜品茗能尝出滋味才怪,哪有这样囫囵吞枣的。

……

第二天清晨,晨雾还没有散去,苏南若便兴致勃勃拉着王奇去爬山,去沐浴新生的阳光。王奇起床困难症哪肯啊,苏南若就告状,王母气势汹汹把王奇从床榻上拖下来。

“娘子,使得好手段。”王奇把玩着苏南若的青葱手指埋怨道。

苏南若做了个鬼脸,又作幺蛾子,撒娇道:“山路难走,要夫君背妾身。”

王奇无语至极,走不了路偏要来爬山,苏南若抚摸着肚子故作悲态,王奇只好遵命了。

走到山岚氤氲之中,雾气笼罩着小山村,晶莹透亮。

一轮朝阳从田野那边冉冉而起,绿色的缝隙中洒进一道道金光。

“好美。”苏南若呢喃道。

王奇可是累死了,又不敢走快步,这可是娘俩,只能小心翼翼走这山路了。

终于爬到山顶,清风拂面而来,夹杂着丝丝泥土幽香,一股凉凉的空气,随着深深的呼吸沁入心肺,让人满心舒畅。

苏南若倚靠在王奇怀里,嬉笑道:“风景太美了,村里各家升起的炊烟,公鸡在打鸣,牧童把牛牵在村尾,总觉得少了点甚。”

“娘子,良辰美景……”王奇把玩着酥胸,惹来苏南若一阵娇嗔。

苏南若眼珠子乱转,狐疑道:“良辰美景你要干甚?”

“夫君可是累坏了,你这妇人不得好好抚慰一下。”王奇笑吟吟道。

“妾身可是有身孕的,若是你强来,哼哼。”苏南若娇斥道。

“风景这么美,怎能缺娘子的小嘴儿。”王奇嘿嘿道。

“不许!”

“相公特意带了绸缎擦嘴。”

……

王奇心满意足背着苏南若下山,苏南若小脚丫子乱蹬发泄不满,王奇不理会嘿嘿笑。

倒是刚才这妇人说感觉少了些什么,不就是读书声么,清晨没有熊孩子的读书声,少年强则大明强嘛。

“娘子,咱是不是得建个学堂,让适龄孩童都能免费读书,不需要束修,再请个秀才来当先生。”王奇起了主意道。

苏南若一听便点头:“妾身也觉着可以,家里也不缺这点银子。”

两人回家吃早餐,王母又一阵嘘寒问暖,有没有被冷风吹着啊,走山路脚有没有不适啊,奇儿有没有好好照顾你啊……

王奇剥开个茶叶蛋递给苏南若,开口道:“爹娘,咱家建个学堂。”

“隔壁村不是有个私塾嘛。”王母有些不乐意道,建学堂不得要银子么。

“一年最多几百两银子,咱家能出的起。”王奇道。

建学堂约莫得几十两,学堂一年给教书先生的银子百两左右,中午得给孩童一顿饭,几十个孩童每天半两银子,一年一百多两,也不多。

再加上购买书籍笔墨纸砚,几百两左右。

王父不解问:“奇儿为何突然想要建学堂。”还是有些不同意,哪有白白浪费银子的。

“爹,施善于人,必有福报。再说了,咱家可是伯爵门第,难免有人嫉妒背后嚼舌根,若建个学堂,附近几里的百姓谁不得感谢咱家。而且呐,这些孩童中有成材的,不就可以庇护子孙么。”王奇循循道。

果然,王父一听立刻点头,这个做法非常好!万一后代出了败家子,护不住这家业,需要找些人来帮衬,这些读了书的孩童肯定有出人头地的,这就是臂力啊。

“行,爹这就是去买下村尾的房契。”王父二话不说提着茶壶就出门。

“你啊,一提到伯爵,这人就坐不住。”王奇母亲打趣道。

……

“伯爷他父,县太爷又邀请你做客啊。”大树下聊天的村民乐呵呵道。

王父穿着锦衣绸缎还戴个冠巾,右手拿个蒲扇,嘴里滋溜着茶壶。

“寻那王铁匠来。”王父叫喝道。

有村民就去王铁匠家找人,不一会,高壮的王铁匠就腆着脸过来,笑道:“老伯爷寻俺何事哩。”

王父摇着蒲扇,问道:“你那相连的几栋茅草屋地契值几多?平乡伯府买下了。”

“这……”王铁匠有些犹豫。

村民赶紧凑热闹问买这烂地契有何用。

伯爷家又有啥大动作啦。

“咱家要免费建学堂,让玩泥巴的熊孩子都能读书做学问。这人一老,就想着多做善事。”王父自得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方便以后阅读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第一百零七章 学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第一百零七章 学堂并对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