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钦差驾到

作品:天下永明|作者:令狐蒜|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8 22:57:43|字数:6760字

左右侍从闻言赶紧备下笔墨纸砚,洪承畴当场挥毫给每个有功之人题字以示嘉奖,能得到当朝一品大员洪承畴的题字,众人莫不与有荣焉,莫说刘传傅就连以尚书衔致仕的张鹤鸣也是感激不已,众人得到洪承畴的题字纷纷小心收好,回家后裱好作为流传后世的传家宝。

题字之后,洪承畴以军情要紧之名谢绝了饮宴,径直来到知州衙门的签押房,分宾主坐下之后,幕僚们除一两位最亲信的、经常参与军事密议的人留下之外,其余的都退了出去。

“醒如兄,实不相瞒,此番闯贼南下,沿途无不糜烂,更为严重的是中都沦陷,皇陵被烧,陛下听闻后是悲痛欲绝,亲自赴太庙祭告祖宗灵位,如今的凤阳局势不容乐观啊,还望你这个颍州知州助我一臂之力,尽早肃清匪患啊。”进到花厅之内,洪承畴一改刚才的和蔼,满脸严肃的说道。

“彦演兄,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如今淮北局势糜烂至此,我尹梦鳌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尹梦鳌听到此次处不顾身上的伤势,连忙跪在地上面朝北方请罪道。

“醒如兄快快起来,你有这份决心就好,颍州一战乃是整个淮北战局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你的拳拳报国之心,我回京后自会向陛下详述。”洪承畴赶紧扶起跪倒在地的尹梦鳌安慰道。

“彦演兄一番话让我汗颜啊,此番颍州得以幸存功不在我,而是另有其人,其实早在数月之前,太和知县李廷栋就已经提醒我,要严防闯贼南下,并提议组建团练以防敌军。”

“我正是听他建议之后这才修缮城池组建团练,如果没有他的建议,我根本守不住这颍州城。”尹梦鳌虽然守下了这颍州城,可对当日的鏖战也是后怕不已,若是没有李廷栋的事先提议,颍州城断无幸存的可能。

如今颍州城无恙,尹梦鳌自然投桃报李的向洪承畴推荐道。

“此人竟有如此眼光,倒还真有几分本事。”洪承畴顿感意外,他是知兵之人,俗话道水无常势,兵无常行,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除非有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否则很难把敌军的路线猜的如此精准。

战场之上冲锋陷阵的猛将好找,可运筹帷幄的帅才却难得啊。

“确实有几分干才,此番太和也被敌军重兵包围,不过他的仗打的可比我漂亮多了,不光保存了太和城数万百姓的性命,还大破敌军,将那围城的贼军击溃,活捉了贼首九条龙。”尹梦鳌说完从案桌上抽出李廷栋上报的文书,向洪承畴推荐道。

原来前几日李廷栋听闻尹梦鳌受伤,立即派人送来了亲笔书信,虽慰问信一同到来的还有李廷栋报捷的文书和一些特效的治伤药,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竟有这等事?”洪承畴将信将疑的接过尹梦鳌递过的文书后问道。

洪承畴接过公文一看立即被信上的内容所吸引,信上详细记录了太和之战的经过,李廷栋知道这时代的人普遍对数字不敏感,以至于很多官方报捷文书上,不时出现什么‘伏尸百里、斩首数万’之类的夸张词语,可李廷栋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来写这报捷的文书,则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模棱两可的词语,

李廷栋用数据说话,将双方的兵力部署和作战经过细化,看过这份报告之后,只要是稍微懂一点兵事的人都能知道这仗是怎么打的,而且是怎么打赢的。

同时李廷栋也明确的指出流民军已今非昔比,如今他们有完整的编制和良好的指挥,如果还心存大意未必能在他们手里讨的到好。

洪承畴是用兵的行家,一看这文书脑海里立即清晰的浮现出一幅战场排兵布阵图,当下对太和之战的经过了然于胸。

“不错,不错,用兵虽稍显稚嫩,可难的是他敢打敢拼,确实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李廷栋初出茅庐,太和一战虽打的可圈可点,不过也有些许瑕疵,洪承畴掩卷沉思,不禁想起了当年自己第一次领兵的情景。

“让这人尽快到颍州城来一趟,我要亲自为他向陛下请功。”洪承畴放下文书后交代道。

“那我就先替他谢过彦演兄了。”尹梦鳌闻言大喜,立即起身拜谢道。

“醒如兄不必如此,醒如兄有提携晚辈的胸襟,我自然不能让你专美于前啊。”洪承畴一把扶起尹梦鳌说道。

其实洪承畴如此提携李廷栋也有他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凤阳事变让崇祯皇帝丢尽了脸面,整个凤阳府的州县一触即溃。

如今李廷栋的太和县不但守住了城池击溃了敌军,而且还活捉了贼首九条龙,若是好好宣传一下,也可为淮北战局挽回一点脸面,也可减轻一点他洪承畴身上的压力。

喜欢天下永明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天下永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下永明》,方便以后阅读天下永明第一百零三章 钦差驾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下永明第一百零三章 钦差驾到并对天下永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