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英雄不问出处(一)

作品:皇权王座|作者:好个晚秋|分类:历史|更新:2022-01-04 18:10:38|字数:4208字

……

唉……

这两帮人又掐起来了!

柳成宁眉头紧锁,手肘撑着龙椅旁的扶手,轻柔着额头两岸的太阳穴一副头疼的模样。

大汉朝堂上发生争斗最多的便是二皇子的人和三皇子的人。

大皇子一脉的势力大多是在军中,在朝堂上的势力不显。所以在朝堂上掐架的基本上是二皇子的人和三皇子的人,封王的人偶尔有时候也进来插一脚,搞波事情。

毕竟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嘛。

两边掐了几十年了,这都快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了。

李公公看到天子一副烦心的模样,贴心的递上一杯莲心茶,“陛下,喝口茶消消火。”

柳成宁接过茶喝了一口放到一旁,无奈的摇摇头:“这帮人啊,天天吵天天吵,还是你懂我啊。哪像那两个人……天天以权谋私的,真当朕不知道他们的那点小心思吗。”

李公公微笑的摇摇头,没有多言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心里很清楚。

李公公,王公公,魏公公三大宦官被称为陛下的心腹,但实际上也就只有李公公一个人算是真正的心腹,其他那两个人算不得什么。

……

“你们这些王爷觉得这份改革措施怎么样?”

大汉势力最大的不是眼前的文武百官,而是站在文武百官旁边的北魏,北齐,西秦,西晋,南楚,东周,东燕这七位一品封王。

这些人如果同意了的话基本上也就没多大的反对声了。

“不成!”

周王肥胖的身躯此时却是灵活的站了出来。“祖宗定好的规矩,不能瞎改!”

周王这个小胖子都出来了,怎么能少的了晋王这个竹竿瘦呢?

“臣支持!”

晋王公羊叔笑眯眯的说道,说完后又当即嘲讽周王道:“当年高祖皇帝还说了每一位封王都应该守已刻苦,精忠报国。你在看看你自己,朝堂上哪一个大臣吃成你这个肥猪样?啊!”

“那你信不信你这样的劳资可以打十个?翔都给你打出来!你信不信!”

“退朝后练练?”

“怕你啊?”

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被这争吵声给吸引了过来,看着周王他那肥胖的身躯,暗地里偷偷窃笑着。

“这两人都四五十了,还小孩子脾气,也是对活宝!”

林凤歌无语的看着这一幕。

另一边

“臣觉得此事有待商榷。”

魏王说道。

“臣附意魏王!”

秦王接着说道。

“臣反对。”

燕王说道。

燕王与周王都地处江南富庶之地,所以反对也就不奇怪了。

“臣赞同。”

出声的是楚王。

现在出现的局面便是封王三足鼎立了。

说支持的有楚王,晋王。

持反对意见的有周王,燕王。

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有魏王,秦王。

如此一来,六位封王都把目光投向了林凤歌,现在齐王的意见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天子朝林凤歌问道:“那齐王你的意见呢?”

“额嗯……。”

林凤歌低头装作沉思样,“臣觉得陈大人所言未必完全不可,所以或许可以适当试试。”

林凤歌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抛下一枚石子。

有人难以置信的看着陈近言,“陈近言背叛了封侯,他是叛徒?”

“你怎么就如此断定呢?说不定是……是是……。”

有大丞相一脉的人想要替陈近言辩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是什么呀?如果陈近言不是齐王那边的人那为什么齐王会帮陈近言说话呢?”

“就是就是,陈近言是大丞相的人换言之大丞相背叛了封侯一族!”

李瀚海一听到有人这么污蔑自己,不由得气血上头,红着脸怒斥这人一句:“你莫要血口喷人!”

说完后转头快步走到陈近言身边小声问道:“你当真是林凤歌的人?”

陈近言也是一头的雾水,“李师,我与齐王在此之前并无交集,我也不知他为何会为我说话。”

李瀚海知道了的点点头,拍拍陈近言的肩膀说道:“放心,有我在没事!”

“多谢李师。”

陈近言感动的说道。

他们兄弟俩的身份那么特殊,在场的有可能帮助他的,也就只有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

额……我不就是按照自己的利益说了一句嘛,怎么一个个都变成这个模样了?

林凤歌哑然。

支持这份改革方案,完全是出于北齐的利益所考虑的。

现在的大汉就像是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头。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的话最快只要几十年的时间大汉帝国便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从此以后再看到大汉帝国这四个字的时候,也就只能在古籍上追忆了。

林凤歌羽翼未丰,北齐也还没做好准备。

如果这时候大汉灭亡了,林凤歌可没保证可以凭借一己之力顶住大月帝国,匈奴帝国等强大帝国的冲击。

所以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给大汉续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皇权王座》,方便以后阅读皇权王座第37章 英雄不问出处(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皇权王座第37章 英雄不问出处(一)并对皇权王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