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恶来因言卷被呈(上)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22-01-31 10:37:58|字数:11360字

程嘉因问荀贞,说道:“只是现下忽生了杨奉此节,敢问明公,这华阴城,取不取了?”

“志才、奉孝,卿等何见?”

郭嘉说道:“明公,以嘉愚见,段煨愿肯投降,机会不能错过,华阴宜当即刻取之。”

程嘉说道:“那天子的周全?”

郭嘉说道:“虽然没了杨奉所部,只董承一部兵马的话,兵力也许会有不足,但我义师入关中后,李傕、郭汜肯定不会马上就逃,他们一定会先遣兵迎战,试试看能不能击退我军,值此李、郭的注意力并

在我军之时,钟侍郎复乃缜密之士,有他居中策划,天子的安危应当还是能够得到保证,此其一也;就算再劳程君使长安,料之,钟侍郎等现在也定是已无其它可保天子安危的良策,此其二也。合此两者,嘉因以为,虽生杨奉变故,取华阴,无须再拖了。”

“志才,你以为呢?”

戏志才说道:“忠亦是此见。”

荀贞做出了决定,说道:“那就告诉段煨,我军两日后至华阴,叫他到时开城,迎我军入城。”

段煨非罪魁祸首之人,他既愿降,允了便是。

省得荀贞再攻打华阴,能减少兵士的损伤,且能更早进入关中。

议定,唤段煨从弟过来。

段煨从弟刚离帐未久,又被荀贞叫回,不安地再次拜倒行礼。

荀贞说道:“段将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今既愿献城,我便允了。”

段煨从弟闻言大喜,正要说话,边上一人开口说道:“华阴县城,我军实可一鼓而拔之,但明公却肯给段煨投降的机会,宽宏大度是也。”

说话之人是郭嘉,郭嘉年轻,但这句话倒非是全然因其气盛而出,也是对段煨从弟刚才那句“将军若肯纳之”的回击,潜台词是,不管段煨肯不肯降,华阴,荀贞都能打下,段煨就别想着讨价还价了。

如今是要投降,则对方说话再难听,段煨从弟也得听,何况郭嘉此言亦非吹嘘,乃是实话,段煨从弟尴尬地唯唯而已,与荀贞说道:“那在下这就还城,回禀家兄。”

荀贞笑道:“你回去告诉段将军,我会向朝中上奏,禀其献城之劳。”

这等於是答应了段煨,只要他肯投降,就不会追究他之前的罪责。

段煨从弟连忙说道:“蒙明将军见纳,明将军厚恩,必不敢忘!”又问荀贞,说道:“却未知明将军打算何日进城?”

荀贞说道:“既然张济似有负隅顽抗之意,迟则或生变也,我明日便率部开拔,大后天可到华阴。大后天进城的话,段将军能否做好准备?”

段煨从弟答道:“请将军放心,必不会耽误义师入城。”

……

段煨从弟当天返程,赶回华阴,向段煨禀报。

段煨听了,少不了又再与贾诩商议。依照贾诩的建议,段煨悄悄调兵,加强了东门和南门的力量,同时又聚集兵马驻於城中,做好张济如果生变的预备。

段煨在华阴驻扎多年,内外熟络,之前和他同驻华阴的杨定至今下落不明,现又未在城中,各方面可以说都是他说了算,因此各项献城的准备工作进行的相当顺利。

直到各项事宜都已准备完妥,到了约定的献城之日,张济仍然被蒙在鼓中,毫不知情。

守城先守野,凡是守城,必得先把城外的郊野守住。张济、段煨都是沙场宿将,自然不是外行,是以除了城中的守军以外,他俩还分别派兵在城南、城北的近郊据守。

城南是段煨营,城北是张济营。

贾诩的劝降话后,张济心中不定,因而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出城,去他城北的营中巡视一番。

这日也不例外。

一大早,张济就出了城。

到至营中,张济巡抚兵士,鼓舞士气,中午在营里和军吏们一起用饭。

却饭没吃完,一到急报送至。

报称荀贞兵马已入华阴县,兵行甚快,其前部距离华阴县城不到二十里地了。

张济大吃一惊,急忙命令营中诸将守好营寨,相助城内守城,随后赶紧出营,还城中而来。

到了城中,见到段煨,两人分工,城北由张济镇守,城东、城南由段煨镇守。

张济又赶至北城墙上,督促兵士做临战之备。临傍晚,又急报送至,荀贞的兵马已到城近处。

“荀贼部总不会连夜攻城吧?”张济这样琢磨着,令军令去找段煨,问段煨判断。

等了多时,军吏慌急回报,找段煨不见,段煨的军府里边没有找到他,其家中也没有他的人影。张济愕然,令找贾诩,也是一样不见踪影。张济隐觉不妙,心中暗叫不好。

急报又再传来:荀贞前部兵马已至城东,开始攻城。

隐隐听到了城东传来了鼓角、喧闹之声和兵士、战马踩踏地面的声音,张济极目顾眺,瞧不太清楚城东的情况,顾不上找不到段煨、贾诩这事儿了,从将面前,张济表现出临危不惧的气概,厉声喝道:“随我严守北城!择精卒一队,赴城东援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196章 恶来因言卷被呈(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196章 恶来因言卷被呈(上)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