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驳议近自朝中出(上)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22-02-26 14:35:08|字数:8474字

蔡瑁频频点头,说道:“明公高明。”

荀贞叹了口气,说道:“唯是留袁术苟延残喘,固对我军将来讨伐有利,却要苦了南阳百姓。”

军粮不够的情况下,袁术一定会加大对民间的盘剥,南阳百姓的日子势必会更加不好过。不过,遭受更多苦难的另一面是,民心也就会因是而更向朝廷,或者说更向荀贞。

蔡瑁说道:“明公一片怜民之心,南阳士民若是得知,必会对明公感恩戴德。”

说到这里,已告一段落,但荀贞看蔡瑁却好像还有话想说,便问他,说道:“德珪,你似有未尽之言……。”笑道,“可是刘荆州还有什么话要你问我?你我故交,无须拘礼,有话就说。”

蔡瑁往堂外看了一看。

堂外夜色深深,宽敞的院中灯火通明,除了许褚等卫士持矛对排而立,并无其它人等。

蔡瑁转回头来,乃与荀贞说道:“明公,有一事,不知公知否?”

荀贞看他这般作态,料他要说之事定然隐秘,便把精神集中起来,问他道:“什么事?”

“明公,瑁闻长沙太守张羡,有意与卫将军联兵谋我荆州!”

此话入耳,荀贞怔了一怔,说道:“长沙太守张羡欲与伯符联兵,共谋荆州……。德珪,这事儿你从哪听来的?”

“孙/文台有个故吏名叫桓阶,明公还记得么?”

荀贞心头微微一跳,想道:“桓阶?他是长沙人。”脸色如常,点了点头,说道,“桓阶忠义之士,我自是记得。我听说他因为其父亡故,数年前回了长沙。”

蔡瑁说道:“不错!明公,张羡意图与卫将军合谋共取荆州,就正是桓阶在其间牵的线。”

孙策密谋与张羡合取荆州此事,荀贞确然是不知道的,而且刚才初闻蔡瑁说起,他也不相信。这张羡在长沙郡,孙策在豫州,两人之间相隔甚远,且道路不通,并他两人又不相识,无缘无故的,怎么会搅在一起,商量着共谋荆州?可是在听蔡瑁说出桓阶的名字后,荀贞不由就信了三分。已信三分,外表上做出来的,荀贞却是完全不信的模样。

荀贞连连摆手,笑道:“德珪,这是不可能的。伯符刚被朝廷拜为豫州刺史,且文台虽然在荆州任过二千石,伯符可从来不曾在荆州任过官,他怎会与张羡一起图谋荆州?又则,荆州是那么好图谋的么?袁术、吕布、刘荆州,哪个不是坐拥雄兵?伯符与张羡何能取之!”

蔡瑁说道:“明公,瑁有一个生死之交,在张羡郡府为曹掾,这件事,就是他密信告与瑁知晓的。明公,此事断不会有假!”

“是么?”

蔡瑁说道:“明公,袁术只占了南阳一郡,而刘荆州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能将之击败,主要就是因为张羡!这张羡一直对刘荆州不服气,他久在荆南为官,颇得长沙民心,并对零陵、桂阳两郡也有影响,由是乃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常欲不从刘荆州檄令,遂因此故,刘荆州竟是数年未能破袁术!……明公,张羡既向与刘荆州作对,则他通过桓阶而与卫将军密谋,觊觎荆州,不为奇矣!”

张羡是荆州南阳人,其族是荆州右姓,他本人在荆州很有名气,如前文所述,他在任长沙太守之前,又先后做过零陵县和桂阳县的长吏,故而张羡不仅在长沙,在零陵、桂阳两郡也都是有一定号召力的。蔡瑁说刘表到现在没能打败袁术,是因为张羡不服调令,这一点说的不是假话,确是实情。长沙等郡若俱从调令,合荆州数郡之力,怎会打不赢只占了一郡的袁术?刘表再无军略,袁术也无军略,早就打赢了。

刘表是荀贞的盟友,而且在讨袁术的时候需要刘表相助,孙策更是荀贞一党,如果在这个时候,刘表和孙策闹起了矛盾,荀贞会非常难做。

向着孙策的话,不利於他进讨袁术,更不利於讨灭袁术之后控制荆州;那么向着刘表?则又肯定是不可能的。

当下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坚决不相信有这件事的存在。

荀贞不动声色,笑与蔡瑁说道:“德珪,这一定是误传。伯符现下念念不忘的是擒斩吕布,为文台报仇,又怎么可能会生心思去与张羡合谋取荆州?德珪,张羡与伯符素不相识,谋取荆州这样的大事,只靠一个桓阶牵针引线,德珪,你试想之,可能么?必是误传,误传也。”

蔡瑁没有逼着荀贞承认此事的打算,他之所以向荀贞提出此事,只是想试探一下荀贞知不知道此事,同时,荀贞若是不知,就借此提醒他一下,可不能因此此事而破坏了与刘表的关系。眼见荀贞的表现,他应该是不知此事,提醒的目的也达到了,蔡瑁遂不再多说。

顺着荀贞的话,蔡瑁说道:“希望如明公所说,最好是谣传。明公,刘荆州,宗室肺腑也,对圣上、对朝廷一贯忠心耿耿,在襄阳也深得士民拥戴,以瑁之愚见,明公现方执政朝中,可万万不能伤了忠臣之心,失了四方士望!”这后半段话说得甚是恳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245章 驳议近自朝中出(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245章 驳议近自朝中出(上)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