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莽初亦尝谦且恭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22-06-09 22:27:22|字数:8268字

刘协愣了楞,打断了杨彪的话,说道:“昨日有朝臣求见朕?”

“是啊,陛下。”

“朕并不曾闻报啊。”

杨彪说道:“陛下,老臣当然知道非是陛下未有召见,而肯定是陛下未曾闻报,不知此事。”

刘协顾问赵悦,说道:“你知此事么?”

赵悦神色不变,恭恭敬敬地答道:“陛下,小奴不知此事。”

杨彪说道:“陛下,一桩尚书台之事,一桩昨日朝臣求见而陛下未得通报之事,只这两件事,陛下就可看出荀贞的狼子野心了!此前荀贞在陛下面前装得恭恭敬敬,那是因为他在朝中立足未稳,然而现下,如陛下适才所言,他已将袁术讨定,颍川周边目前已无外患,而他则又有了击灭袁术的大功,故而他乃原形毕露!陛下,当务之急,宜对其加以及时地制止,否则,臣恐之,朝廷之祸,迫在眉睫了!”

杨彪说的这些,都是事实的存在,话入耳中,由不得刘协不作思忖。

刘协想了会儿,面色也渐严肃,他问杨彪,说道:“杨公,你到底是何意思?只管向朕明言。”

杨彪说道:“陛下,臣以为首先,定许县为新都,绝不能允之!而且非但不能把新都定在许县,以老臣之见,还应该及早还都洛阳。”

“可是……,杨公,洛阳现下形势如此,只怕不好还都啊!”

杨彪说道:“陛下,洛阳不好还都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因宫城尚未得以修缮,一个是因袁绍在冀。这两件事,其实都不难解决。”

“哦?杨公有何解决之法?”

杨彪就把他们商量出来的办法,与刘协说了一遍。然后第三次伏拜下去,说道:“陛下,

老臣今日所言,皆是老臣的耿直忠言!老臣刚刚所献的解决还都洛阳之难的对策,也都是老臣和朝中的忠贞之士们,经过反复商议,而得出的可行之策!陛下,老臣乞请陛下审思之,最好是尽早作出决定,千万不宜久作拖延!”

杨彪指责荀贞,尤其是指责荀贞怀不测之心的这些话,老实说,刘协起初是不相信的,——毕竟如刘协自己所言,自长安与荀贞相见、相识到今的这快一年中,荀贞一直表现得都很好,温文尔雅,让刘协感到了作天子的尊严,他打心底来说,是不愿意怀疑荀贞的,但传旨召董承回许县受阻、昨日有大臣求见而刘协竟然不知这两件事,却又是近日真切发生,刘协亲身感受到的,因思来想去,到底受董卓、李傕、郭汜前后祸乱朝廷的阴影太重,刘协却亦是不觉犹豫起来,对荀贞的忠心不能说因此已产生完全的怀疑,至少一颗疑心的种子已然埋下。

许久之后,刘协说道:“杨公,公意,朕已知,但是否定许县为新都此事,朕日前不是已下诏,令诸公会议了么?要不这样吧,杨公,等诸公会议出个结果以后,朕再作决定!何如?”

现下朝中,随着赵温等陆续地倾向荀贞,荀贞这边的势力

已经是占到上风,真正坚决反对荀贞的,其实只剩下了杨彪等少数人,也就是说,如果等朝臣会议结果的话,这个结果很有可能是会有利於荀贞的。

杨彪焦急地说道:“陛下,此等大事,何须再等朝臣会议?陛下宜当圣意独断!”

“杨公,这怎么能行!朝中诸公之意,恐怕还是要听一听的吧?否则,朕岂不成了昏君了么?”

杨彪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刘协的决定。

刘协见杨彪直到这会儿,仍还是没有起身,便干脆亲自下到殿上,亲手把他扶起,将他搀到旁边的席位,请他坐下。

等杨彪坐下后,刘协回到龙椅,君臣二人又做其它的叙话,却也不需多讲。

只说荀悦等退出殿外以后,他们遥遥望看殿中,看见杨彪先是举止慷慨,继而伏拜不起,虽是听不到他在对刘协说些什么,但联系到近日发生的事情,加上杨彪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荀悦却也能大略猜出,杨彪此时此刻在向刘协说的是为何事,必与荀贞有关。

然而他身为侍中,现正是上职的时候,刘协没有让他走,他自是不能擅自离开,遂不动声色的往旁边去了几步,召来了不远处的一个郎官。

郎官,分为几类,是朝廷的后备官员,一些同时也负有戍卫宫中的职责。荀贞掌权朝中以来,举荐了不少人到朝中为郎官,都是他幕府、军中诸士、诸将的子侄辈,这个郎官正是其一。

荀悦低声地与他交代了几句。

这郎官听完荀悦的话,神色严肃,躬身应诺。

却荀悦交代之事,正就是让他立刻出宫,往求见荀贞,将杨彪今日觐见刘协此事,告与荀贞知晓。这郎官知晓事情之轻重,领命过后,不敢耽误,乃即出宫,径赴到车骑府,求见荀贞。

到了车骑府,顺利见到荀贞,这郎官把荀悦的话及他所眼见的刘协、杨彪君臣两人殿中对答的情形,俱皆细细地禀给了荀贞。

荀贞听了,倒是不动声色,问道:“你今日值勤,却不告而擅自出宫,可知你已违规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333章 莽初亦尝谦且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333章 莽初亦尝谦且恭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