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佳妇何人陈家女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17-06-06 18:37:07|字数:11176字

若是放在中平元年前,只一个擅杀之罪肯定是不够的,奈何现今兵乱处处,贼兵四起,羌胡叛乱,今天子虽然宠信宦官,欲以宦官对抗士族阶层,当此之时,却也不能不再次大批启用士人,以求能够将这此伏彼起的乱局平定,由是之故,宦官们亦不得不稍稍向士人退让。

如果说中平元年前,宦官与士人之间是一面倒的形势,随着黄巾之起,士人渐渐有了与宦官抗衡的能力。

这道诏书的下来,不管对荀贞,还是对袁绍,都可谓皆大欢喜,对荀贞来说,罪名不是很重,可保宗族不会受到追究,对袁绍来说,他试探出了士人现在的力量比起往昔有了很大的增幅。

不过,虽然说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毕竟是“擅杀”之罪,如要追究的话,那就是无视朝廷纲纪,少不了要被“槛送京师”,一到京师,那就是到了赵忠的地头,即便有袁绍诸人的看顾,想那深牢大狱里头,随便弄死个人也是轻易的,所以说,荀贞却还是得继续逃亡江湖。

颍阴令只从诏书上看到荀贞挂印逃亡了,不知道荀贞回来了没有,想起前些时听说荀成、辛瑷等带着大批的义从归来,踌躇了片刻,试探地问道:“荀公,不知故颍阴侯今在何处?”

荀爽苦笑一声,心道:“当年我与贞之初见,觉他甚为英武,喜我荀氏又出一千里驹,却不意他竟办下这等大事!”如实地答道,“贞之自从皇甫将军讨黄巾之后,多年来为吏冀州,未尝归家,族中与他只有书信来往,却与县君一样,也是不知他现在何处。”

荀爽是个君子,颍阴令觉得他应不会欺瞒自家,听了他的回答后,大放其心,脸上不觉一松。

颍阴令虽是士人出身,礼重荀氏,可他同时也是朝廷命卿。朝廷的诏书下来了,他不能置之不理,可荀贞之所以被朝廷追捕是因为他捕灭了邺赵,於士人来言,这是惊天动地的忠义壮事,若是荀贞逃在了家中,他却也无法捕拿,如此一来,公私不能兼顾,便成两难。

到得最后,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也就是仿效当年受命捕拿范滂的征羌令郭揖,“出解印绶”,提议和荀贞一块儿逃亡。

可这一旦逃亡,那就是遥遥无期了,谁知要逃亡到何时为止?所以,他是很不情愿的。

还好,荀贞“知情知趣”,没有回来。

他见荀爽面带忧色,忙转复容颜,肃容劝慰说道:“我与故颍阴侯虽未曾谋面,然久闻人言,亦知他英武慷慨,知交甚多,……荀公,你不必担忧,如今故颍阴侯做下这等忠义美事,试问天下谁不知其名也?莫说他知交甚多,便是无一友朋在外,料来也应是无碍,以吾度之,以他今曰之名,其所到处,必是士人倾家相迎,公岂不见昔张俭事乎?”

荀爽是个厚道君子,叹了口气,心道:“如为张俭,还不如遁入山野。”

在对待张俭的看法上,他却是与荀贞一致,皆对张俭因他一人之故而连累无数士族,导致“州郡为之残破”而不以为然。

送走了颍阴令,荀爽命将荀成召来。

荀成早前在颍阴周围买了不少地,建了几个庄子,许仲等率领义从归来后,便将大部分的义从分成数部,由许仲、辛瑷等带着分别住进了包括西乡庄子在内的这几个庄子里,此外,许仲分给荀成了百余精锐,由荀成带着住到了高阳里中。

县外由许仲、辛瑷等负责,曰夜巡弋,凡见着陌生的脸孔,便上前巧言盘问之;里中便由荀成负责,亦是曰夜巡逻里内。内外兼顾,唯一的目的就是:以防赵忠遣派死士行刺。

辛瑷、许仲在县外,不好召来,所以荀爽只召了荀成来。

待得荀成来到,荀爽、荀衢、荀彧等又细细问了荀贞打发荀成等回来时都说了什么话。

其实,荀贞说的那些话,荀成在回来的当时就一五一十地向荀爽等人禀报过了,此时再问,不过是求个安慰。

荀衢叹了口气,说道:“真是没有想到,贞之这么个稳重谨慎的人,却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前途似锦,却怎么自误前程?”

荀衢、荀爽、荀彧不知道宦官的覆灭就在这么几年里了,所以不知道荀贞为何会去诛邺县赵氏,就算是为了得名,在他们看来,也不必如此激烈,这么干完全是自误前程,和荀贞之前稳重踏实的行事风格判若两人。

荀彧默然无语。

荀绲眼看已经是病危了,荀爽、荀衢、荀彧不敢将此事告诉他,实际上,他们就算是想将此事告诉荀绲,以荀绲现在常陷昏迷的状况,也不一定能听得到。

荀爽想到了荀绲病危之事,心道:“三兄病危,贞之又做下这等得罪常侍之事,族中怕将会出现不稳。”

想到此处,他收起担忧,望了望室外,从容说道:“文若,你去给我取《易》来……。”说着,慢慢地从坐席上站起了身。

荀衢、荀彧莫名其,相顾一眼,荀衢问道:“阿叔要《易》做什么?莫不是要为贞之卜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2章 佳妇何人陈家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2章 佳妇何人陈家女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