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拍照片

作品: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作者:一弦一柱|分类:都市|更新:2020-05-26 13:51:45|字数:4818字

毋庸置疑,咱们国家从无到有逐渐建立起来的医保体系中有许多蛀虫和漏洞,但它确实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其实,比起早年间乌烟瘴气的乱象,和睦里康复医院医保套现也算不得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例子了。

早十几二十年,很多地方的医保系统刚刚起步,那才叫群魔乱舞呢。

张子凡不止一次在酒桌上听到老一辈的医生们吹嘘,自己从纸尿裤到食用油,从大米粮油到刮胡刀,什么都卖过。

在那个蛮荒遥远的年代,根本没有什么医保监察的概念,甚至是许多大医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科室倒卖物资,然后让“病人”以医保卡结算。

好在,那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时至今日,医保系统把关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大数据与AI核算的运用,更是让那些想懂歪脑筋的不良医生和不良医院无所遁形。

虽然偶尔还会有几个家伙怀念当年那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时代,但张子凡觉得他们不是蠢,就是坏。

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我们从无到有,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医保系统。

反观某灯塔国,川建国已经将奥观海的医保政策全部废除,几十年的努力一夕全废,穷人的医疗保障,永远只能在梦里见到。

……

8月5日,张子凡再次启程赴美,去体验一下自由民主的空气。

这一次,他依然带上袁强和石晓雅,路费由UCLA方面报销。

其实张子凡一个人手术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带着他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培养稳定的手术铁三角,同时也培养袁强和石晓雅的个人能力。

他们的离开对于门诊部的日常工作还是很有影响的,因此张子凡打算速战速决,压缩行程。

毕竟门诊部的业务越来越繁忙,有点门庭若市的感觉了。

这里面还真有和睦里康复医院的神助攻。

随着他们被吊销医疗执照和营业许可证,浩然门诊部的病流量猛增一波,距离升级医院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

漫长的旅程之后,张子凡走下飞机。

一个高大白人女性前来接机。

这个女人张子凡认识,正是特鲁多的助手,名字好像叫雪莱。

上次就是她协助拍摄的手术视频。

雪莱是典型的白人女性长相,算不上漂亮,脸上呈现一种淡淡的棕褐色。

这应该是美黑的效果。

出于东方审美,张子凡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西方女性喜欢美黑,客观的说,雪莱这种大骨架子美黑之后并不好看。

但这样的肤色在美国相当流行,是有钱人的标志之一。

就连川建国也特地将自己的脸涂成了美黑的颜色,令人费解。

再黑,你能黑过观海同志吗?

……

晚上的时候,张子凡就见到了罗伯特医生,还有他的女儿。

很典型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几乎没有什么手术难度。

张子凡笑了笑。

这算不算迷信权威?

看来美国知识分子也是两条胳膊两条腿,没有什么区别。

与罗伯特、特鲁多一起吃饭的时候,张子凡问起了其他两台手术。

罗伯特介绍说,其他两台手术都是由他的团队负责的,一台是腮腺多形性腺瘤,一台是甲状腺肿瘤。

“都是腺瘤?”

张子凡点了点头,心里有了底。

这样三台手术一个上午就能完成了,一百多万人民币入账,简直美滋滋。

不过当张子凡从特鲁多那里了解到了病人的总治疗费后,就不美滋滋了。

光是那个甲状腺癌的病人,预计总医疗费就会超过30万美金,也就是200万元人民币。

而自己却只能得到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美国医院的收费非常复杂,各个科室、医院与医生个人,都会分别收费,分头向患者出具账单。

更别说2000美金一次的核磁共振,3000美金一次的血液检查了。

这些钱张子凡是一分都拿不到的。

张子凡只能从手术费中分走百分之五十,令人心痛。

这一刻,张子凡越来越迫切,要早点把医院建好。

当然,在建医院的同时,最好想办法搞点口碑。

……

第二天,张子凡向特鲁多教授借了雪莱一用。

当然不是谗她身子,而是觉得她的摄影技术不错。

所谓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袁强和石晓雅家都没有什么钱,自然也不太会拍照。

国内不少医生都喜欢在朋友圈或者别的什么的地方,放和外国专家的合影,张子凡打算借鉴一下。

当然,合影是不可能合影的,拿脸贴上去,笑得像个二傻子,感觉逼格实在太低。

张子凡打算拍一点亲自指导UCLA医护们的工作照。

这些照片需要拍出自己高大帅气的一面,也要拍出UCLA医护谦逊的一面。

到时候,张子凡会把这些照片挂到浩然医院的病房走廊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方便以后阅读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第九十四章 拍照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第九十四章 拍照片并对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