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作品:姑射辞|作者:怀鱼有酒|分类:古言|更新:2020-05-31 16:17:48|字数:8134字

牧裕瞧着他那谦卑的模样,笑了笑道:“公公说不能当就是不能当吧,只是您对我们的照顾,却是我时常记挂的。”

何公公感激道:“老奴这辈子能遇上像您这样体恤奴才的主子,真是三生三世也修不来的福气啊。”他见牧裕取了茶来喝,忙趁着这个机会将手中的请帖奉上,道:“宜王殿下命老奴带话给您,说是您们兄弟间也有很久没聚了,他晚上在府中摆酒宴,想请您过去。”

他顿了顿,暗自打量着牧裕的神情,又补充道;“侯爷放心,只是世子和几位少爷作陪,并没有其他的人。”

牧裕将手中的茶杯放到桌上,笑道:“五哥的安排自然是极为周到的。”他的指尖轻轻滑过放在桌上的请帖,嘴角不可觉察的微微上扬。

——桂峄城——

湖水中的月亮悄悄的挂上了桥头,竹制的长篙这时也斜斜的搭在船头,斑驳的青石板上仿佛仍映着老阿婆的身影,袅袅的炊烟下是这份短暂的宁静。

忙碌的村妇终于可以放下背篓,结伴的走向沿岸的店铺,在这样的时间段里,没有喧闹的叫喊之声,没有市井喧嚣,只有远处的戏台子,不时传来丝竹奏乐与称赞之声,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而又井然有序。

牧也和桃笙一前一后的上了石桥,风,烈烈的吹鼓了衣袖,席卷过肌肤,留下的却只有温和。

桃笙仰头看了看星空,颇为感叹的道:“主子,奴婢看着这儿的夜,似乎要比京城里的黑的更透彻。”

牧也闻言抬眸,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寂寥寥的天空,一笑道:“确实呢,就连着这儿的时间,都要比京成里慢了好多。”

桃笙摇摇头道:“奴婢觉得挺快的,快的就要像这一天里只能做上一件事情。”

牧也看着她那副感悟颇深的样子,不禁一笑,却没有言语,两人依旧像先前那样站着,看着夜色下的景致,感受着一个又一个行人从身后走过。

所有的一切,都安静的厉害。

或许,正是因为世事繁杂,所有才更应该给思绪留下时间来放空。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才听牧也说道:“走吧,向下看看去。”

她们就这样缓缓的从河岸边走过,避开人潮,避开喧嚣,最终在一家略显清冷的铺子前停下来,掌柜的是为清瘦硬朗的老人,他只在牧也和桃笙两人进门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而后就继续忙着手中的活计。

大约是听到了动静,店里的小二从后面的门帘转过身来,一面将手在围兜上不停的擦着,一面客气而有礼貌的向两人介绍着店里的商品。

他没有京城里见惯了的堆笑,不卑不亢的模样实在是衬得上这一番极美的景致。

“两人姑娘,本店都是手工做的产品,像您手里拿的这件,是从本地挖出来的陶土,真材实料,货真价实……”

牧也并没有接他的话,只是礼貌性的笑了笑,顺着器具的摆放顺序随意的逛着。

不同于她的简单随性,桃笙似乎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一件一件的看的很是认真——所有的瓶瓶罐罐她都要将脸凑过去,认真的看过。

这种认真的态度迫使牧也在逛到了尽头之后又从另一个方向绕了出来。不过她确实在桃笙给予的这份认真中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在桃笙的惊呼之中,牧也从她的手中接过了陶瓶,仔细的观察着,心中的比对使她向小二问道:“咱店里器具上的纹路制作新颖,倒还是从没有见过的。”

小二听她这样夸赞,心中高兴,笑道:“两位姑娘看的明白,这些都是根据本地特有的习俗中的纹样改变的,嘻,您知道,我们这儿的地方小,也没什么名气,您没见过也是正常的……就像您手中拿着的这个,是专门为未出阁的姑娘家做的,有觅得良缘,琴瑟和鸣之意……”

牧也道:“讲究绘制这样的纹饰,可是你们当地特有的传统?”

似乎是谈到了小二很愿意聊的话题,他嘴角的笑容扯的更大了,道:“这您可就说对了,这上的纹样都是根据老祖宗留下的模板加以绘制的,您别光瞧这简单线条的勾勒,其实都上千年的历史啊。”

牧也笑着点了点头,向着桃笙道:“你若是喜欢就拿上一对吧。”

趁着小二将东西包好的时候,牧也便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说着话:“……你们这可有一种虎头鞋?能够辟邪的。”

“有倒是有,”小二在忙着手中活计的同时抬起头来,向着牧也一笑,道:“不过,这东西哪儿都有,却算不上是我们这儿的特色,还是您挑的这个好,带回去也有新意。”

“我说的那种虎头鞋是用金丝绣的。”

小二将终于包好的陶瓶递到牧也手中,笑道:“金丝啊,那可都是有钱人家享受的东西,或许您往前走走,那边有一家丝绸店铺,不过您还得买了布,再到裁缝店去做。”

说话的时候,小二已经将牧也和桃笙送到了店门口,这时更是往外走了两步,向牧也指了指,他说的那家店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姑射辞》,方便以后阅读姑射辞第五十四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姑射辞第五十四章并对姑射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