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成败刘平

作品: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作者:哈姆波特|分类:历史|更新:2020-07-21 00:47:41|字数:4264字

董昭本是河内太守张扬的人,当时因向曹操献策,迎奉天子至鲁阳过渡,最终迎至许县,而立下大功,从此深受曹操赏识,此时已升至河南尹。

在朝堂上,董昭一眼就看出来天子的伎俩。

你封不封丞相,曹司空都是总揽全局,还用的着你给这虚头巴脑的官职?

曹司空现在需要的是爵位与谶语,需要为将来大事提前造势。

当然,那“五十年后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的谶语是真的,愣把这“真人”往曹操身上按,也说的过去。

“那以董卿之意,该赏赐何爵位?”

刘协面容平静的看着董昭,心里一阵莫名的厌恶,甚至有种上过他当的感觉。

当初要不是误将此人认为是张扬的部下,以为东迁是所有人达成的共识,是大势所趋,他也不会那么痛快的离开洛阳。

从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来看,那时候董昭已经跟曹操串通好了,他们不过是在朝堂上演了一场戏而已。

这要是在皇权兴盛之时,董昭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可是现在他却拿董昭无能为力。

这时候董昭咳嗽了一下,回身面对众公卿朗声道:“在下以为,曹公劳苦功高,当为曹公进公爵,加九锡,以示嘉奖。”

此言一出,朝堂上静了片刻,紧接着便一片哗然,如同滚油里泼入一瓢凉水。

大汉王朝二十等爵位中就没有公爵,当然例外的有周室后裔和商室后裔,又有当初篡汉之王莽家族,都封了公爵。

你董昭竟然也谏言为曹操封公爵,你想干什么?

“陛下,董昭其心可诛,臣请陛下治其不臣之罪。”

“大胆董昭,曹丞相对朝廷忠心耿耿,你却谏言为其进公爵,加九锡,这不是跟篡汉之王莽同一样了么?你让曹丞相如何处之?”

“董昭妖言惑众,散布谶语,该杀!”

众公卿纷纷义正言辞的声讨董昭。

有人气的老泪纵横,顿足捶胸。

有人顾不得身份,攥着拳头,要冲上去跟董昭动粗。

实在太过分了啊,封公爵,加九锡,这已经是在走当年王莽篡汉的老路了。

这时候天子跪坐在中间,咬着嘴唇一句话也不说,实则内心里已经如波涛汹涌,不能平静。

他万没想到这董昭竟然狂妄至厮,提出如此非分要求。

好在眼前诸位公卿还是心想汉室的,他不至于孤立无援。

“静一静,诸公静一静,请听在下一言,”这时候,王朗咳嗽了两声,站了出来。

众公卿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王朗是一代经学大师,且看看他怎样引经据典,驳斥董昭。

王朗道:“当年成王年幼,周公不计谣言,虽大权在握,但一心一意,尽心辅佐,被后世传为美谈。

其时,外有武庚叛乱,周公亲率大军征讨,终成‘成康之治’。

周公之功业与今日之曹公,何其相似啊……”

“简直一派胡言!”

众人渐渐听明白,敢情王朗是赞成给曹操进公爵,加九锡的。

同为儒学大师的荀悦站出来打断,并大声呵斥道:“你王景兴经典都读哪里去了?

今日曹公功高不假,你竟敢与周公相比?”

众人开始围住王朗,同时出言驳斥。

周公那是圣人,你王朗竟然拿曹操跟周公比,还要不要脸了?

一时间把王朗骂的面红耳赤,他就算再能言善辩,毕竟只有一张嘴,吵架也吵不赢的。

“周公也是人,曹公为何不能与周公比?”

这时候尚书令华歆站了出来,开始力挺王朗。

众公卿愣了一愣,朝堂上竟然瞬间安静了下来。

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是傻子,若说只有董昭提议为曹操进公爵,加九锡,或许还只是董昭为了拍曹操马屁,算作是他个人的意见。

可是如今王朗、华歆这等身份的人物也同时附议,要说他们没有串通过,这谁都不信。

这或许就是他们有预谋的,在背地里刻意谋划的政治事件。

如此一来,就不能单纯争吵了,谁都要审时度势一下,至少要看清楚敌人还有谁。

趁着这安静的工夫,刘协摆了摆手道:“此时过后再议,朕有些乏了,今日先退朝吧。”

说着,没理会众公卿,率先起驾,走了。

众公卿们面面相觑,看待身边同伴的眼神都很怪异。

毕竟连王朗华歆那等身份的人都站出来力挺曹操了,谁知道眼前之人什么政治立场?

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老臣自然不想看到曹操挑衅皇室权威。

可是另有一拨人,他们对汉室没有那么忠心,见此时曹操大权独揽,威望日隆,提前抱上曹氏大腿才是最重要的事。

……

刘协御驾回到御书房,坐在那里闷闷不乐。

若说以前,无论曹操怎么跋扈,还在他可接受范围之内。

可是如今朝臣们提出为曹操进公爵,加九锡,这就已经挑战了他的底线。

只可惜,他现在跟个囚徒差不多,手里无兵无卒,想要反抗都不知道找谁帮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第388章 成败刘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第388章 成败刘平并对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