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五章 决战前夕

作品:帝国神纪|作者:本天成|分类:历史|更新:2018-11-19 22:00:29|字数:4976字

前332年,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休整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北上轻易攻克推罗城之后,一路向东挺进,准备彻底征服波斯帝国。

而大流士三世已经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重整了军力,根据密探线报,大流士在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距离都城巴比伦六百余里的高加米拉平原上布置了超过一百万以上的部队。

这在古代战争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尽管仓促之间,凑齐的百万步兵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各『色』长袍或包裹着鱼鳞铁甲、手执长矛和短剑的波斯人;戴铜盔、持亚麻盾牌和大棒的亚述人;擅长『射』术、箭法犀利的帕提亚人;长枪骑马的花剌子模人;骑双峰骆驼,斜挎着长弓的阿拉伯人;穿着斑斓兽皮的埃塞俄比亚人,手拿希腊式标枪和盾的雇佣兵『色』雷斯人;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

面对头疼的马其顿方阵,波斯人苦苦思索,破解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办法。

在帝国军事专家的建议下,大流士决定使用战车作为突破方阵的办法。

原有的环形战车被加宽,装备了重甲士兵两名,驱动力是四批战马,同样披挂铁甲,车辕带有尖锐的冲角,在外侧的马匹身上绑上大量的长矛和利刃,车轴的两端各有一个三棱刀,高速旋转起来可以产生极为恐怖的杀伤力。

整个战车和人、马的总体重量极大,冲锋起来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波斯人投入二百两战车,寄希望于这样的『自杀』『性』的攻击,一举击溃马其顿方阵的阵脚。

另外一个强大的武器就是战象,作为一种传统的骑乘工具,大象不同于马和骆驼,它庞大的体积能够产生极大的威慑力,坚厚的皮肤完全可以抵挡刀砍和流箭,并且具有一切骑兵部队无法比拟的独特杀伤力--践踏。

大流士总共募集了三十五头战象,全部来自印度输出,经过严苛的训练,虽然不足以决定整场战役的胜负,但完全可以取得局部压倒『性』的优势。

和伊苏斯几乎完全相同的部队,其规模更大;其武器更加犀利,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四万余人对一百万,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亚历山大本人对于大流士的战略部署并不太过在意,只是详细询问了卷镰战车及战象的情况。

显然他认为波斯帝国的步兵虽然数量极为庞大,但却是不足为惧的。

大流士率先抵达战场,他将营地位置紧紧靠住波斯帝国大道,一百万人部队仅仅粮食及水的消耗就十分惊人。

即使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之上,也需要三十万奴隶日夜不停的进行后勤供应。

马其顿不到五万的远征军,后勤消耗也是较大的,亚历山大不得不在后方连续建立三座亚历山大城作为粮草周转地。

远征军迅速渡过底格里斯河,在入夜时分进入营地,开始驻扎。

此地距离波斯大军营地尚有二十里,凭借远眺无法看见波斯人的身影,但是庞大大军发出的巨大喧嚣,混合着战象的嘶鸣声,在静谧的夜『色』之下显得清晰异常。

整个东方的夜空被波斯人的篝火映照的通红,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身临其境,依然感受到无比的震慑。

侦查骑兵观测到,大流士连夜派出大批奴隶将原本就地势平坦的高加米拉平原修整得更加适合战车作战。

亚历山大尽量显得让自己的状态看起来更加轻松,他若无其事地和大家交谈并交换战略意见。

但细心人仍旧可以看出些许不同--他显得更加谨慎了,他不再喝酒,派出三倍的侦查轻骑兵,并加固营垒。

大约休整四天时间,经过皇帝本人、将领和随军的祭司持续地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再度高涨,七位数字的波斯步兵被视为充满乌合之众的杂牌军。

马其顿大军驻扎备战期间,一天夜里竟然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月食,亚里士多德将其解读为波斯人崇拜的月亮女神神阿斯塔特抛弃了他们,整个波斯大军必然遭遇惨败。

另外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大流士三世的妻子阿契美尼德王朝公主斯妲忒拉一世因为难产而死,这时距离她被亚历山大俘虏已经接近快一年的光景了,其中之事显而易见,作为波斯皇帝的大流士三世专门向亚历山大致信诘问,得到的回答是亚历山大本人十分敬重波斯王的妻子,并没有做出任何“不礼貌”的行为。

托勒密相信皇帝的解释,他除了对待波斯王室后宫必要的礼节之外,还是十分避讳流言蜚语的。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是,他对待大流士的长女巴尔馨有明显的好感,或者坦率点说他正在追求她,所以没有任何必要和她的母亲发生什么纠葛。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容辩驳,斯妲忒拉一世的确因为难产死去。所以背后必然有一个男人,此人的地位至少毫不低于四大部将在军队的中的地位,因为只有高级将领才能有权利接近波斯王室而不被近卫军驱赶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神纪》,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神纪第一百〇五章 决战前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神纪第一百〇五章 决战前夕并对帝国神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