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胶着战

作品:帝国神纪|作者:本天成|分类:历史|更新:2018-12-04 20:32:23|字数:4416字

不要说是轻甲的秦国骑兵,就是千年之后堂吉诃德似的法西班牙骑士的坚厚板甲,也未必承受得住这些尖利长矛的攻击。

一些骑兵当场穿胸阵亡,另外一些则受到重伤之后被强大的惯『性』撞断了关节。

幸好战场的正面开阔,使得冲在后面的骑兵意识到了马其顿方阵牢不可破的防守力和杀伤力,开始勒转马头准备迂回。

几千名骑兵开始试图包抄塞琉古最左侧方阵的左翼,试图直接进入亚历山大阵线的左翼甚至后方。

遗憾的是,这种布阵上的先天劣势早就在皇帝的考虑之中。

机动的骑『射』手部队以及威力强大的投矛手方阵就部署在左右两翼。

试图迂回的秦国骑兵部队,绕过方阵时很快遭遇到了密集地远程武器攻击。

掷矛手和散兵线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杀伤,骑兵几乎找不到任何近战的机会,其坐骑往往就被弓箭和长矛命中。

然而整个突进左翼的骑兵数量实在过多,一些秦军骑兵在坐骑被杀伤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采取步战的方式持续战斗。

随着上千名骑兵绕过塞琉古的方阵,已经对整个阵线的左翼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双方陷入了缠斗之中。

亚历山大一方立即调集了大量的特萨利重骑兵,堵住左翼的缺口,塞琉古索『性』以进攻缓解防守的压力,他命令整个左翼的两万人的重步兵向前推进。

立即黑压压的马其顿步兵开始向前挺进,对于强大的马其顿方阵的正面,是当前任何对手都为之胆寒的--没有人能够正面面对长矛阵的凌厉攻击。

而秦军的弓箭齐『射』,往往被训练有素的马其顿重步兵以圆盾格挡。

亚历山大仍然身着自己的衣甲在高地观察着战场的变化,毫不在意自己耀眼地、引人注目的白『色』胸甲和红『色』的披风。

此时秦军的右翼阵线开始吃紧,双方的骑兵陷入胶着之中,虽然秦国骑兵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装备的马镫的特萨利重骑兵,在单兵杀伤上占领上风。

而塞琉古五个方阵的重步兵已经和秦军的步兵拒马阵接触,大量的秦国步兵阵亡,一度抵挡不住向后退去。

秦军将领自然不能够放任自己的右移被打开缺口,立即调集了中路的步兵向右移补充,而这正是亚历山大等待已久的机会。

一直居于自己阵线后方的他,以及开始驱动布西发拉斯向右移狂奔,皇帝的动作,立即带动真正的精锐伙伴骑兵们的跟从,五千名伙伴骑兵在方阵后方掀起一道壮观的烟尘。

真正的剑锋开始了挥动!

亚历山大带领自己的伙伴骑兵,开始向秦军的左翼进行突击,紧随伙伴骑兵之后的是至少一万名散兵,一旦伙伴骑兵将秦军的防守阵线撕裂,他们将勇猛地从裂口突进,分割秦军,以造成恐慌。

胜负手的关键便是亚历山大能否顺利地突入秦军的防线。

与大流士三世的腐朽帝国和松散印度邦国不同,久经沙场的秦军显然不是白给的,很快便发现了亚历山大的突击。

只一会儿功夫,左翼秦军出现了大约近百辆青铜战车,四驭战马不断打着喷鼻,一俟驭手发出命令,便开始高速的对冲。

与波斯战车的配置相似,秦军战车由一个弓箭手和一个长矛手作为攻击力,其身份都是贵族,日常训练有素,以扞卫自己家族荣誉的思想使其异常勇猛。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军力的往往不是整个部队的兵力总数,而是这个国家拥有战车的总数。

即使是秦帝国军力最为鼎盛的时期,战车总数亦不过千乘。

由此可见青铜战车是整个秦军作战的核心部队。

而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已经面对过卷镰战车。

不正面与战车发生碰撞,在避让的同时实施侧面打击是成败的关键。

高速对冲的两者,交锋只有短短一瞬间,伙伴骑兵向战车上的人投掷出自己的长矛,而秦军战车之上的『射』手同时发『射』自己的弓箭。

双方都不会调转方向,再度交锋,而被对方的步兵接战。

伙伴骑兵的突击阵线拉长达一公里,在交锋之中有大约三分一之的攻击杀伤了对手,惨烈程度超过了托勒密的想象,骑兵们从马上坠落在地,来不及反应的往往被『潮』水般的骑兵和呼啸而过的战车碾碎了身体。

就像是撞锤最后撞进了一堆致密的沙子,随后无论是伙伴骑兵还是秦军战车都陷入了与步兵的缠斗之中。

秦军战车,不能够回头,有的径直冲击马其顿方阵之中,除了前排的士兵阵亡,后面的方阵士兵能够用青铜加固的圆盾,凭借一层层的人力,阻挡住秦军战车的雷霆撞击。

四驭的战马,以及数百斤的战车在快速的冲击速度下几乎能够产生数十万牛顿的动能,前排的马其顿步兵立即筋折骨断,而后面的士兵凭借十几层的合力竟然能够抵住阵脚。

震落下马的秦军战车上的士兵,还没完全清醒过来,便被猛扑上来的散兵用长矛击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神纪》,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神纪第二百二十七章 胶着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神纪第二百二十七章 胶着战并对帝国神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