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寂寥?大统一

作品:帝国神纪|作者:本天成|分类:历史|更新:2019-03-13 12:12:34|字数:4426字

张仪端坐在自己的相府之中,高级内仆正在将他书架上的竹简小心翼翼地放进几只木箱子中去。

“这些可都是些珍贵的典籍,万金也难买!”刘伯在一旁唠唠叨叨地不停叮咛着。

尽管他大字并不识得一个。

但他清楚他的主人,大秦帝国的丞相即将搬到皇帝为他新修葺的相府之中,那里更加雄伟、宽敞、阔气。他早年在城郭外的乡下居住之时,就是谁家的农舍高大,农田宽阔谁最是得意。

然而奇怪的是,作为大秦相国的张仪,却一连几日都看不出半点高兴的样子。

反倒是一脸忧愁,一有闲暇时间,便望着远方的虚空。

是啊,张仪却是感觉没什么可值得高兴的。

秦国的成功恍如一梦,实现得太快了!

在来自西方的强大的军队踏足秦王国西部边疆之时,这些长着更加夸张的异色瞳孔、异色头发、异色皮肤令无敌于天下的秦军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有力的骑兵、更加坚强的重装步兵方阵、千奇百怪的攻城武器甚至竟然将大象作为战斗的武器。震撼了司马错、白起这样的秦国大将。

西方来者的强大一度致使秦国王室放弃都城咸阳,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同时已经自己则将师父传授的纵横捭阖之术发挥了极致,一连说服了六国的君主,几乎出乎了张仪自己的预料,他还请动了绝不见世俗之人的鬼谷子出山,一瞬之间,西周王国的荣耀几乎重归华夏大地,东周列国的军队各种显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威力,成功击败了来犯之敌。

在巨大的成功的包围中,七国雄主暂停了几百年来的厮杀。

来自西方的敌人给予他们极大震惊与威胁,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奇特的惊异之感。

自女娲氏补天造人、炎黄二帝之后,华夏大地之上从君王到平民百姓一直坚定的认为九州大地便是世界的主体部分,大夏禹王亲手铸造的九鼎就是这种神圣的象征。

要知道即便是七国争霸的战火纷飞的年代,诸国的土地仍然是自由并且开放的,旅者背向齐国,一直向东穿越蛮荒部落的不毛之地,他遇见了大海;一直往南前行,同样穿过楚国荒郊蛮瘴,他们同样望见了大海。

北上穿越燕国,他们遭遇到了难以忍耐的极寒之地;而向西前行,却被荒原和巍峨壁立的雪山阻挡住了步伐!

总之或许世界就是这么大,华夏神州之地的人们大多这样认为。

直到来自西方的不素之客打破了这种观念,根据张仪那位奇怪的具有传统东方面孔的异国之王的说辞,他们来自世界的西方,跨越了大海与雪山至此。

若不是老师鬼谷子早先传授阴阳之法的时候,已经从河图、洛书的之中参悟到了世界纷繁复杂的话,他恐怕根本不会相信这晴朗白日下的夸张说辞。

仆人为丞相大人点燃了一根熏香,这种名贵的奢靡之物今后将源源不断地进贡至咸阳。

此时已经“四海毕,天下一”。异族人的到来曾经重创秦国,也交给了大秦更多的东西。

史无前例的战争结束之后,六国之军并没有当场与秦反目,诸侯们按照战前之盟约,分割了战俘和交货的兵器、物资。径自返回自己的疆土中去了。

在惨烈的战斗之中,秦军的损失最为巨大,他们折损了相当数量的精锐士兵,迁出周天子的封疆,进入楚国境内作战,消耗了秦国数年的口粮,在失去了函谷关的掩护之后,如果六国诸侯齐心合力,紧紧缠住秦军,不难灭亡大秦。

说实话,张仪当时真有一点庆幸自己的师兄苏秦已经不在了,这多少有点不近同窗之情,但对于秦帝国不啻是一件大幸事!

秦国自大劫难之中幸免,与亚历山大大帝的接战之中,他们至少掌握两种强大之术。

马镫和巨石攻城机。

六国诸侯之中没有人参破其中厉害。

秦昭襄王得到了塞萨里人狄阿底斯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史官卡利斯蒂尼和他装满十匹马蜡板。

原本就强大的秦国的古典军事的革新就此开始了。。

张仪索性再次游历了各国,并且秘密派遣暗探用大把的金银珠宝将塞琉古、阿明斯塔、苏格拉等一系列被其他诸侯国俘获的将领赎回,并乔装打扮返回秦国。

秦昭襄王以一种极为宽宏的气度赦免了他们,也正是他们为秦军建立起了更加强大的重装步兵方阵,以及能够担当正面作战的骑兵突击军!

这样一来历史就发生重大改变,秦军彻底变成了集弓弩、防守和突进分割都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的不可战胜之师。

加之秦昭襄王富国强农之治的大力推行,使得秦国已经成为了隐形的巨人。

可以说亚历山大大军的到来对于秦帝国来说,非祸是福也!

在异族大军被击败的第二年,这位盘踞在西部封疆的巨人便重重的出手了。

在一年的时间之内,便大败魏韩联军、歼灭赵军的主力,直至攻下燕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神纪》,方便以后阅读帝国神纪第431章 寂寥?大统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神纪第431章 寂寥?大统一并对帝国神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