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知恩图报的郭盛

作品:水浒新秩序|作者:江湖野人|分类:历史|更新:2021-11-02 08:02:56|字数:4504字

纷乱的金国收国元年(宋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终于走到了年尾。

不同的人,对于这个时间点的感受,可能截然不同。

对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来说,十二月的前些天最难熬,金国迎来了立国以来的最大军事威胁——辽帝御驾亲征。

扩张正劲的金国只得收缩防线,准备迎接耶律延禧的含恨一击,但等了好久,都没有等来辽国大军,反得到了辽帝因国内政变回军平叛的消息。

完颜阿骨打果断率军追击,在护步答冈“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而后招降纳叛,吞并渤海故地五十四州。

金国又一次吃撑着了,再度停下攻势,以消化胜利果实。

对辽国安复军节度使蒲离卜来说,过年前的一个月时间,是不断传来的坏消息。

耶律章奴叛乱尚未平灭,国内又接二连三传来叛乱的消息,而前线也毫无意外的再遭大败。

每次收到的都是坏消息,整个辽东似乎已经没有一块真正安全的地方,唯有新纳小妾的被窝,才能让他忘却片刻的烦恼。

神秘先生吴令的预言却一一印证,算无遗策的高明形象确立起来。

辽东形势急转直下,蒲离卜意识到不能再犹豫,为了身家性命考虑,同意了吴令的建议,由其组建专门针对各种里通外敌问题的反间司。

蒲离卜最初并不相信来历神秘的吴令,但经过几年的观察,并没有发现这人有什么不妥。

而且相处的时间久了,蒲离卜还发现,这人就像汉人故事中为乱世而生的策士一般,天生就是为人出谋划策的。

每当自己向吴令问得妙计并积极采纳之时,吴令的脸上便能看到极为陶醉的神色。

这种神色蒲离卜很熟悉,就如同自己看着地窖内的财宝,或是最初看到阎氏的感觉很像,都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情感,且毫不掩饰!

蒲离卜断定,吴令和自己就是一类人——很纯粹的人。

由此,其人对吴令越来越信重,并把反间司这么要害的机构交给其管理。

吴令也不负蒲离卜的信重,编制不足百人的反间司半月内就查获了三起与女直人勾结的大案,其中,还有一起涉及军中,让蒲离卜极为震惊和后怕。

一堆人头落地后,苏州境内隐隐有些失控的社会秩序再次稳定下来,代价就是军中人人自危,谈反间司而色变。

而与苏州对海相望的南朝登州之罘湾,潜伏于大宋数年的阴谋家徐泽则一面静待辽国的形势变化,一面有条不紊地调整同舟社各职司进入战备状态。

这段时间,对徐泽来说,是收获的季节。

先是陈淳说到做到,把仙源县的半个家族都搬来了之罘。

面试后,徐泽对其堂兄陈集非常满意,当即授予其书院祭酒之职。

终于卸职的陈淳兴奋得年都不过了,坚持要随远洋商队的船前往海东郡,以便尽快接手新职司。

然后是赋闲在家的赵遹也来了之罘湾,老赵收到儿子的信后,又犹豫了三天,最终还是咬牙带着妻女投奔徐泽而来。

不过这小老头还有些扭捏,安顿家小后,赵遹直接跟徐泽挑明:你嘴巴这么厉害,别想再忽悠我了,我不听!

我人虽然来了,但要自己先看看了这边的情况再说,若是看得不好,我还是会走的。

对于老赵给自己找台阶下的小心思,徐泽一笑了之,安排孙石陪着他,想去哪里,想看什么,都依他,只需保证其安全即可。

再就是海东郡传来了与毗舍耶人爆发大战的消息,信鸽传递的信息量很有限,王进只说了大战结束,海东郡大胜,张顺、李俊、史进、李逵等人已经启程北上,具体情况要等船队到了才能知道。

受登州营入蜀平乱的感召,蜀地来之罘投军的有志青年也陆续赶到,先后来了三十七人。

其中一名嘉陵人氏引起了徐泽的关注——这人没有编号木牌,还说有事要找徐正将当面讲,负责接洽的张绍不敢擅自作主,报给徐泽处理。

来人带到,徐泽问:“你叫郭盛?”

“回将军,正是小人。”

“会使方天画戟?”

“啊?”

郭盛差点没反应过来,没想到高深莫测的徐将军竟然会问自己这个古怪问题。

“小人会些长枪功夫,方天画戟却只是听说过,并无机缘拜师学到。”

徐泽也觉得搞笑,一个水银贩子,真要是会方天画戟这么演义风的兵器,那画面!

郭盛形象确实很好,身高六尺有余,星眉朗目,站如松柏,一身白袍,给人极其英武干练的之感,形象气质比起郑天寿还要强上不少,若只看外型,也当得起“赛仁贵”的名号。

原剧情中,宋江这人自己虽然黑矮,但对形象高大帅气的好汉都格外照顾——唯一真正当兄弟结交的武松就不说了,铁杆粉丝花荣,还有和郭盛同为其人哼哈二将的吕方,都能让宋江高看一眼。

“你虽是嘉陵人氏,却不在蜀地生活,怎会来之罘湾寻本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新秩序》,方便以后阅读水浒新秩序第五十二章 知恩图报的郭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新秩序第五十二章 知恩图报的郭盛并对水浒新秩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