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截漕运可得十万军

作品:水浒新秩序|作者:江湖野人|分类:历史|更新:2021-11-02 08:02:57|字数:4908字

时间已经进入了五月份,朝廷的平乱大军仍未到位。

实际上,因为刘法“致仕”,导致朝廷信使在途中来回跑了几趟。

让“入东京受阅”的西军精锐晚了半个月,到此时方才开拔。

原计划抽调四个将,一万人的平乱大军(编制人数),也只动了三个将。

还有一个将未开拔——正是归熙河经略使刘法统辖的湟州兵马。

说是夏人卓啰和南军司有异动,驻军不敢轻动。

但朝廷大佬们已经没有心情再追究夏人“异动”的真相了。

相比起夏人不知真假的“异动”,京东贼人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剧动”了。

四月十六日,卧牛山贼人李子义伏击并全灭密州进剿禁军两个营,

随即出山,伪作官军诈取胶西县城,胶西知县时文彬、县尉牛皋投贼。

贼人在胶西取得补给和兵力补充,实力暴涨,立即攻城略地。

四月十七日,高密县陷落,知县刘高逃遁。

四月十八日,密州治所诸城县被破,知州罗仲彦被俘。

四月二十二日,贼军北上安丘县,知县孔果臻不知所踪。

城中百姓担心贼人破城后,会有洗劫杀伤,

请求母丧丁忧的安陆县知县陈规代理县令之职,带领恐慌无依的军民守城。

彼时,贼军已在几里之外,形势非常危急。

陈规乃发动所有族人登城,以示与城谐亡之决心。

贼军迫城,见有老弱持械而守,

情知城中军民顽抗意志坚决,竟弃安丘,转而北上潍州。

当然,这些消息,朝廷是不知道的。

朝廷知道的,只是其后潍州被贼人攻下的消息。

潍州是团练使级别的上州,在京东东路一府七州一军中,潍州驻防兵力最少,

治下仅有武卫二和宣毅一,共计三个指挥,

编制一千五百人,实际兵力却只有七百余人。

之前又根据朝廷诏令,抽调大半进入莱州剿匪,

随后就失去了联系,至今还未回到驻地。

治所北海县此时仅剩一个半缺编的指挥,总兵力不足四百人,

城中官员军兵见贼军势大,皆不敢守,弃城而走。

贼军尾随溃逃官军,再陷昌乐县。

至此时,李子义部已经表现出与此时代绝大部分造反贼军不同的特征。

其一,明确提出“减赋减租,重定地产”的口号。

这个口号比起平均地产、不纳皇粮之类的杀伤力小了太多。

甚至,还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了动乱中最容易遭到报复的上户。

因此,基本没得到底层百姓的狂热响应。

但贼人也有自己的办法争取民心。

每取一地,他们必根据当地下户申诉,

公开处理一些租佃极重、巧取豪夺、逼迫下户卖儿卖女的上户。

当众列举其“罪行”,逼迫其画押并降租减贷,

对作恶多端,民愤极大者,则处以极刑。

奇特的是,公判之时,贼人竟允许上户自辩。

对恶意诬陷,以为谋夺上户家资的泼皮,也绝不轻饶。

其二,贼人军纪极严,自称“红五营”。

其部不裹挟青壮为贼,也不盲目以俘虏禁军充军。

甚至,对主动投贼者,还要进行甄别考校,

不合格者不取,合格者也要先送胶西县集训之后再用。

其三,贼人造反却不杀官,除非民愤极大者。

也不搞开仓放粮分浮财,以“争取民心”的行动。

更奇怪的是,贼军还竭力维持动乱中的社会秩序,

甚至,还派人劝说准备流亡的百姓回乡,不要放弃耕种。

破城时,更是会抓捕趁乱杀人放火的泼皮浪荡子,并依据情结轻重予以处理。

仅此相互矛盾的三点,就让人极度迷惑。

贼军以“减赋减租,重定地产”为口号,维护社会基本秩序,

分明是有扎根密潍两州,并要建立政权的做派。

但贼军又不分浮财并裹挟青壮,人数一直控制在不算太大的规模。

也没有请各地贤达、读书人出山襄助,以增加本方的“正义性”“合法性”。

仅凭其部现有的兵力,以及可怜的社会支持度,扰乱京东有余,

但绝不可能以此依托密、潍两州,对抗朝廷的镇压大军。

就在各方猜测贼军真实意图时,李子义部又动了。

四月二十五日,贼军两千余人突入青州境内。

青州乃是节度使级的边防望州,

治下有武卫五、青涧二、宣毅一共计八个禁军指挥,

还有不在禁军序列,战力却更甚的广陵盐务巡检司,

青州的真实兵力,实际已经超过了济南府,位居京东东路诸州之首。

因此,尽管贼军占领了紧邻青州的潍州昌乐县,青州知州崔直躬并没有如何紧张。

又因为朝廷之前的诏令是严防贼人流窜,青州诸军战力有限,

其人也不敢命治下军队越境,赶走近在咫尺的贼军。

只是分出两个指挥,分别驻守益都县南北的寿光县和临朐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新秩序》,方便以后阅读水浒新秩序第十九章 截漕运可得十万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新秩序第十九章 截漕运可得十万军并对水浒新秩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