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敢打就奉陪到底

作品:水浒新秩序|作者:江湖野人|分类:历史|更新:2021-11-02 08:02:57|字数:4582字

安丘城外,同舟社大营大帐。

“接最新情报,京东东路转运使吴汝翼统帅大军一万四千人,已出益都,目标为昌乐县。”

社首通报战情后,诸将纷纷面露兴奋之色,个个摩拳擦掌,闻战则喜。

辽东和高丽军区区首史进和李逵都留在各自辖区,不能轻动,

剩余的战将中,论资排辈,陈达便排在最前,其人率先发言。

“社首,这一仗准备怎么打?”

一战牵涉上万人生死,制定战略的战曹曹首吴用面对的压力极大,不得不从多角度考虑战争态势,尤其是政治上的连锁反应。

其人因京东东路战争局势不断升级,导致周密计划可控范围的“地区性动乱”,可能会变成了毫无准备的全局性动乱,甚至同舟社暂时还不想的“改朝换代”而担心。

这帮打了夷人打毗舍耶人、打了辽人又打渤海人,打了高丽人再接着打金人的悍将,却是完全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面对又废又弱的大宋军队,诸将就是有绝对的心理优势。

不管对方是一千人,还是一万人,甚至十万人,结果都一样。

他们只关心两件事——敌人在哪里?是狠狠地咬一口,还是一口就咬死?

徐泽没有正面回答陈达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季闯跟着徐泽的时间比陈达还长,平日里就最是活跃,立即抢答。

“当然是关门打狗,来多少吃多少!”

周畀专职宪曹后,比以前更沉稳了几分,考虑问题更细一些。

“社首,吴汝翼是不是得到了其他路禁军的增援,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

徐泽点点头,大战将起,能保持清醒头脑,很不错了。

“没有增援,其人统带的,只是济南府和淄州、青州三地的军队。”

萧近海入同舟社后,就换了汉人装束,站在队尾,倒是不怎么起眼。

其人对大宋的军制不太了解,只知道同舟社拿下莱州、潍州等地,一州兵马满打满算就千余人。

而济南和淄、青三地却有上万人,萧近海很是纳闷,小声询问身旁的林冲。

“林营正,这三地的兵马怎么会比咱们打下的几个州多那么多?”

林冲入同舟社的时间比较晚,而且曾经满脑子的升官发财,和军中将校格格不入。

老资格的军官们多不喜林冲这点,都不爱与其人深入交往。

由是,在保州待了几个月的林冲,反倒是跟萧近海这个胡人的关系比较近。

“大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和番军等,禁军……”

这几仗打下来,整编的投降禁军越来越多,考核录用的各级旧军将也逐渐增多。

改编禁军官兵也从原本被边缘化的“个别人”,变成了同舟社大军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身份地位的转变,自然也会导致行为方式的变化,

再军议时,魏定国、单廷圭二人就改变了以往不点名不吭声的习惯,活跃了不少。

魏定国道:“朝廷军队人员构成这么杂,行军队列肯定拉得极长,打败他们很容易,事后抓俘虏怕是得费很多心。”

徐泽再度点头,魏定国到底是禁军底层走出来的,

其人比原本的梁山“元老”系更清楚大宋军队稀烂样。

京东东路的大军说是一万四千人,实际差不多有七千左右,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了。

以同舟社的战力,打败这支七拼八凑的军队不要太简单,

但这么多人一旦溃败,到处乱跑,就很难抓了。

乱兵流入乡下,造成的危害可比山贼土匪还要大得多,不可不防。

徐泽又看向张绍、时迁、单廷圭等人,皆无异议。

见众人再无意见,徐泽起身,众将尽皆肃立。

“此战为歼灭战,等朝廷军队进入北海县后,再发起攻击,京东东路入州潍兵马,一个都不要走脱!”

“我命令!”

“时迁部携带三日干粮,利用夜色掩护,运动至昌乐县东南的方山潜藏,战斗发起后,你部立即穿插至乐昌县至益都县交接处要道,阻截敌军增援人马,抓捕溃逃败军!”

“末将得令!”

“季闯部待大军北上二十里后,你部立即返身突袭安丘城,不求一定可以拿下此城,只要逼退试图尾随我军行动的城中兵马就行!”

“属下,明白!”

这么好捡战功的机会飞了,爱热闹的季闯多少有些不乐意,

但其人知道社首最强调什么,虽不乐意,却不敢讨价还价。

“其余诸部,待敌军进入预定战场,即随我直插乐昌县,关门,打狗!”

“得令——”

安排完本部人马,徐泽又对正奋笔疾书的杨喜道:

“传令!”

“王进部预置到胶水县海仓镇,牛皋部预置高密县城,待朝廷军队进入北海后,两部直插北海县城,合围城中敌军!”

“明白!”

宣布完命令,徐泽又布置起大战之后的事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新秩序》,方便以后阅读水浒新秩序第二十五章 敢打就奉陪到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新秩序第二十五章 敢打就奉陪到底并对水浒新秩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