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4

作品:朝歌遗事|作者:1狗|分类:古言|更新:2020-07-10 20:15:51|字数:4348字

酉时,贡亲王府。

正是用晚饭的时间,某间厢房内,一张黄花梨螭龙小几前,商贡与文博对坐而酌,几上有几碟小菜,不是什么名贵食材,不过一碟炸花生米和一碟盐水毛豆罢了,一侧有一张碧纱橱,碧纱橱后有古琴声幽幽。

但是贡亲王府中连花生米也是不同的,这碟花生在盐水中洗净控干,再冷油下锅慢炸至金黄飘香,出锅时淋上上好的高粱酒,撒一点细盐沫,如今屋里尽是炸物的香气。

在琴声中突然从某人的肚子里传来“咕噜”一声。

商贡打趣笑道,“文大人为何不用些菜?”

文博尴尬极了,连声道,“要吃,要吃。”然而筷子颤颤巍巍,连夹了几次也没夹住一粒花生米。

商贡押了一口酒,咂咂嘴,帮文博布了一粒花生米道,“文大人,请用吧?”

文博实在受不了这阴阳怪气的氛围了,“王爷,今日邀我来究竟所为何事?”

商贡大笑,和文博碰杯,“不急不急,咱们先喝酒。”

碧纱橱后的琴声忽然停了。

“咳咳。”

“怎么了?阿云?”商贡忙停下不再劝酒,向橱后询问。

“既然文大人无意,爹爹也不必苦劝了,酒么,可喝可不喝的,说正事吧。”

商贡闻言,立刻正色向文博道,“文大人,失礼了。那咱们说正事,不知前面陈大人给文大人说过咱们的计划没有?”

“说过一些,这几天还没能求见太子殿下,不过今日太子殿下的近臣倒是来找我了,吩咐了迎瑜亲王抵京的诸多事宜。”见商贡终于开始说正事,文博的心略微放松了些,他虽然也怕在商云面前谈正事,但是相比之下,不知道商云找他作什么的未知感明显更令人恐惧。

“那位大人希望文大人却能够就武举的选址问题拖一拖太子殿下,这样他便无暇顾及那位大人的大业。”商贡点点头。

“那位大人没有说一定要坏太子殿下的好事吧?瑜王爷是一定会支持太子殿下的,这样一来我只怕只能拖得一时,并不能将此事盖棺的。”文博有些担忧。

“文大人不必担忧,正如我刚才所言,只要拖得一时即可,不过是在上林苑宴请举子而已,太子殿下要忙的事情越多,对咱们越有利,你出面阻拦不过是为了耗他的心力罢了。”商贡有点烦了,拣了颗毛豆丢进嘴里嚼着,这文博是听不懂他的话么?

“明白了,那不知上次说的货?”文博试探地问道。

“自然管够,那位大人向来一言九鼎。”

“那就好。”文博松了口气,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文大人,喝酒喝酒,你我今晚不醉不归。”

说完了正事,两人间的气氛骤然轻松了起来,交杯换盏好不快活,似乎刚才那些龃龉全然不曾发生过一样,沉寂已久的古琴声也活了过来,弹了一曲略有欢乐的小调。

商元祗将铁笛放在唇边。

一弯牙月正在东宫的上空。

每当有烦心事的时候,商元祗常会吹一曲,按照这两天他的烦闷程度,原本早就应该吹几曲了,然而一直没有时间精力。

铁笛声穿云裂石,但无人能为商元祗奏和,东宫的宫人们都被杨六娘带得极为乖觉,这种时候只会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这支铁笛是杨六娘回家省亲那年在杨府上送给商元祗的新年贺礼,商元祗后来隐约知道了这支铁笛的来历,但仍然打心底里喜欢它。商元祗不忍心将它束之高阁,就去向乐府的乐师们请教,久而久之,吹笛时就能从这笛声中获得由衷的安宁。

然而今日的笛声同它的主人一样并不安宁。

因为商元祗心中很乱,他心头总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挥之不去。

以商桓的说法,鹿黍离就快到了,然而这几天却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商元祗也不知道究竟是鹿黍离隐藏了行踪或是他路上出了什么事情。

返京路上,商元祗见到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然而在这些天的奏折上却不见只言片语。或许是各州官员失职,又或许是有人在酝酿些什么。

商元祗有一种预感,这般种种怪事就如同一张丝网,都会在某一天结为一点。

商元祗的直觉很敏感,在朝歌上空确实有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只有一点不对。

这一点不对就是鹿黍离。

洛阳,某间客栈。

鹿黍离正躺在床上,单肘半撑着身子咳得满脸通红。

是的,纪若望等人已经抵京,鹿黍离一行还没有出发。与商元祗所料想的不同,他并非不想快点入京,也没有酝酿什么阴谋,只是那天与纪若望见面时受了风寒,回到客栈的当晚就开始发热,实在没办法赶路了。

葛艾实在后悔那天让鹿黍离穿着单衣就出门了。没想到洛阳那样烈的日头鹿黍离还会得风寒。以往她以为鹿黍离久病都是因为塞北天寒风沙大,没想到洛阳这样温暖的气候下鹿黍离还能病成这个样子,这样看来,鹿黍离实在是虚弱得可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朝歌遗事》,方便以后阅读朝歌遗事第三十一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4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朝歌遗事第三十一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4并对朝歌遗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