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2

作品:朝歌遗事|作者:1狗|分类:古言|更新:2020-07-10 20:17:04|字数:4596字

可是商元祗没有选择,他的一生很少有什么是他自己选择的,商元祗感到自己就好像是命运的傀儡,每一个关节都穿着无形的丝线,让他伸手他就蹬不了腿,让他咧嘴笑他就哭不出声。

这种感觉太压抑了。

更让人感到压抑的是,商元祗已经习惯了。

他已经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生尽头,他将会和商桓一样,和他的爷爷一样,和他的祖祖辈辈一样,在精美绝伦的亭台楼阁中做一只金丝雀,度过令天下人羡艳的一生。

他曾经委婉地向煮海透露过自己对权势的厌倦,他还记得那时煮海惊诧的表情。

“您说笑呢!您到民间去能做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足吧,您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感觉吗?您遇到我兄弟二人的时候,我们可是差点饿死。”

商元祗被饿过,小时候背不下来文章王太傅就不让他吃饭,可是他没饿到快死过,因此他没有发言权,此后他就只在心里想这些了,煮海也以为他想通了,除了这次发言,商元祗一直是一个很理想的主子,煮海焚河对此感到很满意。

所有人中只有杨六娘看出了自己儿子的软弱。

某天下了晚课,杨六娘亲自端着商元祗的夜宵来看他,在如豆的灯光下,母亲的面容是暖融融的橙色。

商元祗坐在桌前,杨六娘将托盘放下,用手摸着幼儿细软的头发,“吾儿怪娘吗?让你生在这样见不得人的地方?”

那时候的商元祗还小,看不懂母亲悲悯的神色,随着年岁渐增,商元祗明白了母亲所能做的也不过这样了,因为她也不过是这宫中另一座沉默的玉像。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看不清父母之间的感情,毫无疑问,他们是琴瑟和鸣的,因为商桓从没有否决过杨六娘对于后宫的任何决策,这些决策包括他每晚的留宿问题。但是正常的人会把自己的丈夫每晚塞到不同的女人的房间里吗?

至少商源清家不是这样的。

商元祗当然清楚宫中和普通家庭毫无可比性,但是总是不可抑制的做着比较。

大殷的帝后究竟感情如何,大约只能问当事人了吧。

问当事人?

当事人的心情是后悔,非常后悔。

如果当年没有娶这样一个妻子,商桓现在应该不会在床上躺着。

“我真的不能起来么?我只需要把那份圣旨写完就没事了。”商桓整个人被罩在被子里,只留出鼻孔以上的半个脑袋在外面,这让他看起来有些喜感。

“当然不可以。”杨六娘背对着商桓在床前收拾商桓换下来的里衣,上面沾着洒落的药汤,需要送去浆洗。

“你是因为愧疚所以才这么体贴的吗?说真的我真不怪你。”商桓有些不太习惯杨六娘的体贴入微,这样端茶送水或许放在别的女人身上很养眼,可是由杨六娘亲自来做,商桓只觉得浑身难受。

杨六娘的手突然没有了力气,那件里衣飘落在地,她突然捂住了脸,从背后看,商桓看到她的肩膀微微颤抖。

“你别哭啊,我说真的。”商桓有些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杨六娘。

杨六娘捡起衣服离开了房间,过了一会她回来了,除了眼睛有些红以外一切如常。

商桓的脑溢血,是杨六娘造成的。

那天杨六娘在和曹德祥嘱咐端午各宫的份例,踩到了商桓的袍角,商桓起身的时候没注意,一下向后跌过去,后脑磕在了桌角上。

商桓并没有立刻昏过去,当时殿内只有几个人,他先是吩咐左右封锁消息,不得向皇后问罪,而后宣了张百年进宫,最终才翻着白眼失去了意识。

当天晚上,整个宣室殿六神无主,好在张百年施针还算顺利,天边泛白的时候商桓悠悠转醒,算是脱离了危险,而后再度沉沉睡去。

杨六娘确实是愧疚的,而愧疚的原因,商桓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了。

商桓摔的这一跤,并非偶然。

杨六娘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

但她从没有想过要杀死商桓。

这样的话说出来谁信呢?

但她真的没有这样想过,就如同她那时从未想过要嫁给商桓一样。

杨六娘是杨家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女儿,头顶五个哥哥的结果就是,小时候的杨六娘有点像个假小子。

为了让杨六娘更像女孩一点,杨老太太专门从江南买了十多个清白人家的女儿,组了一个戏班子,有事没事就带着杨六娘在园子里听戏,想让她学学女儿家的仪态。

杨老太太这一招还是有点作用的,杨六娘喜欢上了听戏,不再想着一天到晚往外跑,渐渐在家里安分了下来,杨老太太也慢慢地放下心来。

杨老太太不知道的是,杨六娘其实不喜欢听戏,她只是喜欢听其中一个女伶的声音。

杨六娘给那个女伶起了个名字叫怜官,取我见犹怜之意。

怜官家在苏州,皮肤白的如同细瓷,两弯极细的柳眉,说话也是糯糯的吴侬软语,可是只要红牙板声一响,怜官的背就打得笔直,唱起小曲来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朝歌遗事》,方便以后阅读朝歌遗事第四十七章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朝歌遗事第四十七章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2并对朝歌遗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