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下扬名(五)

作品:三国化学家|作者:沐凝九歌|分类:历史|更新:2020-07-11 22:15:39|字数:4582字

徐忠杰此话一落,便是将目光再次盯向了山脚下的太原郡城。

旁边的唐诚,一听这话,脸上就浮现出古怪的表情,道:“主簿大人,您若是这么做的话,岂不是要让百姓们唾恨于你?”

“那总比百姓们唾骂主公强吧?”

徐忠杰摆了摆手,示意唐诚不必多说。事实上,唐诚所有讲的情况,徐忠杰岂能不知?

说得直白一点,徐忠杰这么做,就是在给曹操找台阶下,换言之,徐忠杰就是在给曹操背锅,而且是黑锅。

试想一下,若是百姓们知道,此种计策,是曹操批准实行的话,那么曹操这般前后不一的表现,岂不是让并州太原郡的百姓们看得一清二楚?如此反差,岂会让太原郡的百姓们心甘情愿的臣服?

至少,如果徐忠杰是太原郡百姓中的一员,见到曹操前后不一的表现,即便是太原郡被攻下,他也会满怀怨气的。

现如今,徐忠杰所做的事情,实质上就是要让太原郡百姓们的心,彻底臣服于曹操。

天时地利人和,前两者是一种客观性的条件,只要善于应用,那便是能够遇敌杀敌。可若是人和之事处理得不好的话,就有极大的可能,落得一个后院起火的景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徐忠杰只能选择这么做,将攻伐太原郡的一切事情公布出去,转移百姓们的视线,将他们的恨全部发泄在自己身上。当然,徐忠杰这么做,除此以外还有别的目的。他要扬名天下,让世人皆知荆州徐言功!

“曹操,我为你收揽一片人心,让并州百姓尽皆臣服于你,你将来若是有负于我,我必断你宗庙社稷!”

望着山下的场景,徐忠杰内心复杂,他想了很多,最终想到了曹操的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岂能负我?”。故而,徐忠杰心中会有这般狠毒想法。

从他入曹营以来,心虽然在汉室那里,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或多或少地帮到了曹操。若是曹操将来真的做出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来,徐忠杰第一个不答应。

听着徐忠杰的回答,唐诚默然,便是在一旁开始书写表文。片刻之后,表文写好,唐诚将其呈递给徐忠杰阅览。徐忠杰扫视了一遍,发现其中的意思,皆是按照自己所讲写的,便是点了点头。

见着徐忠杰的示意后,唐诚便是冒雨,离开了山顶平台,往山下寻找曹操去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唐诚便是回到了徐忠杰的身边:“主簿,丞相同意了!您真是料事如神啊!”

“非我料事如神,而是这件事必须这么做。我若不出头,那么百姓们若是知道水淹太原郡一事的话,必将会迁怒于丞相。作为臣子,我自然要为他分担这些担忧!”

徐忠杰言语之间,仿若是充满了对曹操的忠诚一般,也好像事情的发展,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诺!”唐诚闻言,便不再说什么。在山顶平台又是陪同徐忠杰半个时辰后,他便是下山去安排一些军士,替徐忠杰誊写这封表文,以作几日后所用。

秋雨绵绵,天上的云层,随着雨量的增多,也逐渐变得稀薄起来。

两日后,雨势停止,太原郡城的洪水,也退却了,汾水上游用于堵塞河道的麻布袋,也已然被撤去了。

又是一日后,太阳出来,洪水彻底退却,原本被淹没的河谷平原麦田,也显露出了原本的状态。此刻,曹军营寨已经运来了自许昌发来的二十万石粮草,原本被救助的太原郡城百姓,也纷纷回到了自己家中。

“此一战,我军不曾有所伤亡,百姓们被大水冲走了五十六人,已经寻回三十人,其余人八成是被淹死了。并州军全降,但是并州众将,包括高干,却是不知该如何处理。”

太原郡城府衙内,被洪水冲过的痕迹仍然存在,泥土特有的沙黄颜色,覆盖在四周墙壁上。

曹操高坐主位,程昱则是在一旁,向其禀告着水淹太原郡一事的具体人员伤亡情况。

“嗯,这一仗打的不错,我军几乎没有花费任何代价,就夺得了太原郡城,迄今以后,并州算是平定了。”曹操得意的笑了笑,他望向了徐忠杰,“徐言功之谋,不下于郭嘉,此一番战功,当属你第一!”

“军医诊治高干,发现他已经中风,请丞相宽宏大量,放他一条生路吧!”

徐忠杰并没有接下曹操的话,而是转移了论功行赏的话题,直接向曹操建议着对于高干的处置。

“高干此人,原本是袁绍的手下,后来本相战败袁绍,他才投降的。”曹操一听到高干的名字,便是起了身,在堂中踱步,显然对于高干的处置,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随后,他见我意欲攻伐幽州,消灭乌桓之患,方才起兵反叛。若是如此,他便是降后反叛又降了。此人善于投机,若是不杀,留下来恐怕是个祸患啊!”

徐忠杰听着曹操的话,便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处理高干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棘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化学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化学家第七十三章 天下扬名(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化学家第七十三章 天下扬名(五)并对三国化学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