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聚变中国

作品:帝国重器|作者:周硕|分类:都市|更新:2018-01-15 20:15:11|字数:9176字

中国在九十年代之前,还是石油出口国。然而到九十年代之后,不仅是石油净进口国,而且还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和美苏两国不同,中国不仅没有操纵国际石油供应的能力,而且本身还是贫的惊人的贫油国。国内油田大多不是开采殆尽就是开采困难,开采的石油品质低劣、成本高昂,可以说是吃够了石油资源的苦头。

中国开发核聚变技术,可以说没有丝毫负担。正相反,只要中国太阳点亮,那么将再也没有任何因素能够威胁到中国的工业系统。在三心两意的核聚变俱乐部里,只有中国才是真心实意想要开发核聚变的。

历史上,文明进步往往伴随危机。寒带地区因为食物匮乏,于是产生了农耕文明。欧洲人因为穷的活不下去不得不扬帆出海,于是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反观热带地区,因为食物唾手可得,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文明。而富足的东方享受着美洲白银的流入,也错失了大航海的机遇,

中国从崛起开始那一天,就面临着能源的危机。面对这个危机挑战的结果,决定了中国未来一百年、甚至一千年的命运。

所以在这一方面,胡文海虽然没有丝毫重生的先知优势,却是不论多么巨大的投入都不会皱一下眉头。而有了他投入的这一百亿美元,国家必然要给等离子体所提供相当的配套资金。最少,国家投入也要和胡文海的投入持平,否则核聚变如果真的“万一一不小心”被一家私营企业搞出来,那不就太尴尬了吗?

这些问题万元熙未必没有考虑过,不过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就只剩下无法掩饰的狂喜了。

从天而降的一百亿美元,这可是一百亿美元!他感觉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似的,美好的充满了不真实。说实话,万元熙就是做梦,都没有梦到过会有这么一天。

“到1995年,拿出一个实验堆的设计,时间可是有点紧吧?”胡文海眯着眼,嘴角再也掩饰不住笑意,问道:“万所长,你们这个有没有什么困难?”

“困难?”万元熙大手一摆,这时候哪能和投资人怂了?当即就是一个万系三连:“什么困难?不存在的,唯一的困难就是没钱!”

话是这么说,不过万元熙心里毕竟还是打鼓。核聚变的实验堆,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工程,能不能搞的起来,他还真是心里没底。但不管有底没底,他肯定都要表现的胸有成竹。

胡文海看着万元熙硬撑的样子,却是笑而不语。对等离子体所的信心,他可是比万元熙来的更强。

有了充分的资金支持,HT-7装置的进度加快是必然的事情。在原历史上,中国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堆,就是从1998年开始立项,到2000年动工,只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

有了胡文海的支持,新聚变堆计划如果从1995年开始动工,到2000年左右完工,也不过是比历史上快了五年而已。

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了这个实验堆的底子,在这个实验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造投入。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其逐步建成与欧洲ITER堆类似的完善的实验堆。到时候与进度拖沓的ITER相比,中国的核聚变实验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进而甚至都不知道ITER项目还能不能存在了。

而历史上,ITER这个项目则是从2006年开始建设,预计是用十年时间,项目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基本上可以说人类距离聚变能的成功只差一步。

利用ITER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和验证的理论,下一代聚变堆完全可以投入商业运营。可以说从理论上ITER项目真的是看起来很美,但现实却是很残酷。

从原历史上万元熙和等离子体所的能力来看,把ITER甩开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事情。说是十年建成的ITER,中国的CFETR工程实验堆2020年都要开工了,法国卡达拉舍大概还没投入实验,而且貌似工程完工遥遥无期。

胡文海甚至有种预感,2020年投入建设的CFETR说不定会比ITER更早投入运作……

即使最糟糕的情况,胡文海这一百亿扔进去,肯定也能砸出一个更好的EAST来,下一步就能搞中国自己的商业堆CFETR,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说起来,ITER的成员国包括了欧盟、美、日、印度、韩国和俄罗斯,后来中国也加入了进去。要协调这七个体量巨大的国家和组织齐心协力搞一个核工程……这管理难度,恐怕比核聚变研发难度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吧。

所以胡文海对中国搞核聚变工程,那信心真不是一丁半点——自己这边有神队友,对面全是猪对手,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万元熙飘飘然的跟着胡文海走进大港国庆会场的后台,就听见前面舞台上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重器》,方便以后阅读帝国重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聚变中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重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聚变中国并对帝国重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