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抵达州府

作品:东方符文师|作者:錱铭|分类:奇幻|更新:2021-01-08 01:23:32|字数:6200字

防盗章节,一个小时后改回原文。

抱鸡养竹:旧比喻宫僚坐地盘剥,不择手段。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载,唐新昌县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种竹子,自己坐受其利。

斑竹一枝千滴泪:上古时候,尧王有两女,大女名女英,二女名娥皇,姐姐长妹妹两岁,都生得俊秀,贤惠善良。尧王很疼爱他的两个女儿。尧王选贤让能,选虞舜为继承人,并将两个女儿许予舜为妻。尧王死后,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部族(湖南),多次在边境骚扰,舜亲率大军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随同行,留住湘水之滨。大军征战南进到苍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后人把这个地方叫做零陵)。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两眼流出血泪来。泪珠洒在竹子气上面,染得竹子满身斑斑点点,成为了斑竹。后来,姐妹二人投水而死,人们为纪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庙宇,名为黄陵庙。传说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她们的墓在衡山上面。二妃死后,湘水出口处的洞庭湖君山出产一种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点点紫晕的玟痕,传说为二妃的血泪所化而成。人们将这种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的诗词中“斑竹一枝千滴泪”,就是说的这个故事。竹马一词始见于《后汉书·郭合汲传》:(郭汲)始到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汲问:尔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所谓“竹马”,原来是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晋人刘义庆《也说新语·方正》中记载:“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这里的“竹马”则代指儿时的友情。读古代诗文,常见到人们用儿童骑竹马欢迎郭汲的故事来称颂地方官吏的,如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唐代杜牧《杜秋娘》一诗中也有竹马的诗句:“渐抛竹马剧,捎出舞鸡奇。”

竹夫人:在古代诗文中,“竹夫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例如北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一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又如南宋陆游《初夏幽居》一诗:“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文化象征

岁寒三友之竹

提及英国学者李约瑟说: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而画竹则成为中国花鸟画的一个重要画种,中国清代的郑板桥以画竹天下闻名。

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如当代诗人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

不仅竹类竹质资源丰富,而且养竹用竹历史悠久。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

竹之十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

文字演变

作为象形文的“竹”字,也许寓意着:立身要端直,处事要谦卑。

在日常生活中,竹子还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雨后春笋,美味佳肴不可或缺的食材;也可修筑成竹楼,做成竹床、竹椅、乐器;加工可成凉席、竹筷,织菜篮等;新鲜的竹叶可做竹叶粽子,而枯落的竹叶,晒干了可用来做柴火;竹根可做成美观雅致的竹雕、龙头拐杖或者精美的笔筒。

古人爱竹,文人墨客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也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司马迁说:竹外有节礼,中直虚空。白居易:“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亦有:“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

古人认为竹本是草的一种,也许是因为它的中直、虚空、有节,才使它超然挺拔于其它草类之间,而且凌冬不凋,叫做冬生草。司马光曾感慨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作《种竹斋》诗云:“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东方符文师》,方便以后阅读东方符文师第456章 抵达州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方符文师第456章 抵达州府并对东方符文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