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背叛-上

作品:五胡之血时代|作者:疯狗先生|分类:历史|更新:2022-09-25 22:19:48|字数:8066字

说罢,刘预就双手递给了祖逖壮行酒。

祖逖也是豪爽,接过酒碗,一饮而尽。

“大将军放心,祖逖此去,一定荡平胡虏,不仅要守住平原,还要多斩杀些胡虏的首级,悬挂在这卢子城门上,以此彰武德!”

“否则的话,我祖逖就入这滔滔河水,不复返矣!”

在祖逖率军开拔,去往平原郡之后,刘预也开始着重督促各州郡的官员,在完成秋税征缴后,要趁着土地尚未冻结,尽快开始兴修各水利沟渠。

因为魏晋时代,哪怕在人口相对密集的青州兖州,依然有大批的荒地没有得到开发,其中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是因为战乱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各地缺乏水利设施,许多的农田都是紧靠河流。

刘预根据一些模糊记忆,再加上督课农事的官吏回报,就知道明年,也就是永嘉六年,这旱涝之害,依然不会罢休。

所以,刘预想要趁此时机,尽快在各州郡兴修水利,以图明天能在各州郡增加粮食的产量。

因为,一切的根本,都是在这粮食上。

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刘预就能多供养工匠,试制更多的工艺,打造更多的兵器、农具、新奇的货品等。

有了足够多的粮食,就能供养的起更多战兵,毕竟爆发长久的战事时候,只靠军府兵自带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多的粮食才能应付。

有了更多的粮食,才能招纳吸收更多的流民,开垦更多的粮食。

所以,在刘预寄予厚望的这个良性循环中,粮食绝对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可惜,根据不少州郡的汇报,在刘预看来大利于农事的兴修水利,却进展的并不顺利。

几名被刘预派去各郡县巡查的官吏,此时正在刘预面前各自叙说自己看到的乱象。

“大将军,不少的州郡官吏,都是催促太急,对于徭役的百姓,动辄打骂,甚至于克扣口粮吃食。”

“克扣口粮吃食?徭役不都是自备口粮吗,如何克扣?”刘预疑惑问道。

那名官吏闻言回答道,“许多的郡县胥吏,都是把服徭役的百姓口粮先统一收缴,然后再按日发放,稍有不顺,这些服徭役百姓的口粮,就要被克扣下来。”

“大将军,不仅如此,许多的郡县在摊派徭役的时候,还擅自加收税粮,像是什么“打狼钱”、“挖渠钱”、“护河钱”等等,各种名目虽然不一,但都是借机敛财罢了。”

刘预一听,瞬间就怒火腾起。

如今的青州郡县官吏,都是之前委派的寒门子弟居多,刘预本来还以为这些寒门子弟,能比高门世家更能体恤民生。

却没想到,这才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寒门官吏,就完全变成了这副模样。

刘预冷冷的说道,“这些该杀的蠹虫,都以为今年兴修水利,是给他们敛财的不成?!”

因为最近几年青州编户百姓的徭役非常的少,所以刘预打算今年秋收后大兴徭役兴修水利,既能多为以后丰产增收,又能给让普通的编户百姓日子更好一些,吸引那些豪强隐蔽的“黑户”。

不过,刘预很显然低估了魏晋时代已经盛行的“孔方兄”崇拜,各种的贪污纳贿比之后世,晋代更是厉害。

这个时候,可谓是高门贵族的美好时代,却是升斗小民的悲惨时代。

“大将军,此次巡查了十郡三十九县,其中有为非作歹、贪暴无度的官吏近百人,其中声名狼藉者也有三十多人,几乎每个县都有。”

眼看着刘预的脸色非常阴沉,一旁的祖约说道。

此时的祖约,已经被任命为度支曹从事,这些徭役税赋的事情,正好是他负责。

祖约说完,就把一份名单递到了刘预面前。

刘预把名单看了一遍,上面列着的名字,基本和刘预另外派出去暗中查访的结果一致。

看完手中的名单,刘预点了点头,对祖约说道。

“祖从事,给你两军甲兵,就按照名单上,把这些贪官污吏,全给抓起来,对于其中贪暴尤其劣者,事急从权,该杀则杀,万勿姑息。”

“对于敢隐匿财货的贪官污吏,只要有举报有功,则与之平分。”

“遵命,大将军!”

祖约立刻兴奋的拱手领命,在刘预轻轻的两句话后,祖约瞬间掌握了这些倒霉蛋生杀予夺的大权。

对于这些借着兴修水利的徭役,横征暴敛的这些贪官污吏,其实根据宽松的晋廷律法,就算是被举报查证,也不过是可以花钱赎买的轻罪。

但是,刘预对于这种事情,却不打算轻轻放过,就因为这些贪官污吏,许多受苦的百姓,开始对于兴修水利的事情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甚至于怀疑正确性。

对于这种疲于一时,却有利后世的事情,刘预可不想落得一个“隋炀帝修大运河”一般的骂名。

所以,这些借刘预的名义,敛财的贪官污吏们,就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在安排好了人手,处理这些贪官污吏后,刘预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胡之血时代》,方便以后阅读五胡之血时代第267章 背叛-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胡之血时代第267章 背叛-上并对五胡之血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