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不速之客

作品:穿成福运小娘子|作者:衣布衣出|分类:古言|更新:2021-06-11 01:25:36|字数:5060字

诚运把河运和投递业贯通整个大河,当然对接下来的发展有想法。

这之前的投递行,因财力有限,接收的包裹也不很多。所以,投递行虽有若干分号,却都是小本经营。除了通州总号设有账房,其他分号都是掌柜自己做记录。

至于其他的辅助和后勤,压根就用不着。

通州的投递量暴增,地缘优势是重要原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州的业务量一定会继续增加。而其他投递分号,也会面临同样状况。

这种情况,如果继续眉毛胡子一把抓,投递行就做不下去了。

卓远图估计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才有此一问。

关于健全投递行管理机构的事,潘再水倒是有所了解,但还不足以给人做讲解。

这事儿便由袁冬初给卓远图介绍:“我们由计划,待到投递业渐渐做大,投递行的各项事务就做进一步的细化……

“在机构设置方面,通州总号需设置几个管事房,比如:人员培训和调度部;财务管理部,也就是账房;还有物资供应和储备,以及外部事务接洽等部门……”

看着卓远图略感意外的神色,袁冬初解释道:“大官人也知道,我们没接触过大商号的事务管理。所以,这些管事房的称呼,大概和寻常商号不太一样,但意思应该不差。

“您是诚运投递的大股东,投递行构建有较大变化,我们理应给您出示一份正式文书。过两日,我们写一份较详细的计划书,送来给您过目。您看可好?”

“我等着看袁姑娘大作。”卓远图笑道。

袁冬初说的什么部,他基本听明白了。但涉及到从未听过的词汇,有点懵也是真的,很需要文字性的东西做些辅助。

不过,袁冬初给出的解释也很合理,没接触过大商号的具体事务,只好按她自己的理解设置称谓。

难得的是,这些称谓听起来还不错,一听之下,就能明白其含义。

这姑娘,每遇到事情,都能由让人眼前一亮的举措。

潘再水插不上嘴,却也连连点头。这些有着新名词的管事房,听着好复杂,以后又都归他管。

这份计划书,他也急等着看呢。

卓远图最好奇的,是“人员培训和调度部”。

若说掌管商号或者什么行业,卓远图自认还是有点见解的。但诚运投递牵扯到用工,在他看来,却是个大大的难题。

卓远图询问:“投递行的用工,算起来应该是体力活儿,又要认识些许文字。袁姑娘所说‘人员培训和调度部’,就是做这方面的事情?”

他不理解的是,专门养一群这样的人,就为了教投递小子怎么做事?

这个潘再水是清楚的,这时,便让他再温习一遍。

潘再水冲着卓远图笑一笑,谨慎的给他解释细节。

袁冬初给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现代司空见惯的、定向培训的方式,分不同工种、做不同的培训。

把投递行原本的做事章程进行细化,培训时,做不同事务,学习的章程也有所不同。

教导认字也是一样,投递员学的是负责区域内各街巷的名称,以及常见姓氏和人名。负责分拣的人员,培训时,则注重大河沿岸各城乡镇子的地名。

新招人员培训结束后,需接受考核。达到标准的人,才能入行做事、成为投递行的试用工。

潘再水的解释很谨慎,但也很清晰,听得卓远图频频点头,这又是以个好法子。

寻常的店铺和作坊,包括鸿江船厂这样庞大的产业。在用工上,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来教导新人。

这种不怎么花心思的方法一直沿用,谁也没想过做什么改变。但袁冬初面临用工难题时,却有不一样的举措。

把新人集中起来,用统一讲授和择优录用的办法,达到快速出徒的目的。

听潘再水的意思,诚运似乎有相关的授课内容,就是潘再水称作教案的东西。

卓远图问道:“这个培训,是潘掌柜来讲?还是袁姑娘亲自教授?”

女子当夫子挺另类的,但卓远图实在想不出,除了袁冬初,谁还能够胜任这件事。

袁冬初的回答有些模糊:“原本跟着我的两个小姐妹,就是负责做培训的。只是,她们如今在坪洲境内,跟着我们大当家,也是做招工和培训事宜的。

“总号这边……我们当然希望组建一个熟练的培训机构,只看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人。”

“能授课的人吗?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卓远图很了解的样子,却一点儿没打算施以援手。

袁冬初瞥他一眼,说道:“跟我一起来的,有两人在这方面有点基础,暂时顶一顶还是可以的。有了缓冲时间,再看是否能招收专业做培训的人。”

她说的两个人是小满和星耀。

小满是最早识字的那批人中的一个,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星耀一直跟在她身边,就算没像秀春、小翠那样,专门去学培训事务。但耳濡目染之下,他又在读书认字上狠下过功夫,总比没接触过的人强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福运小娘子》,方便以后阅读穿成福运小娘子第328章 不速之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福运小娘子第328章 不速之客并对穿成福运小娘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