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代都晋阳

作品:少帝成长计划|作者:中丞佐吏|分类:历史|更新:2021-06-12 00:13:48|字数:6410字

听着刘恒嘴中突出的消息,薄氏面色顿时举棋不定起来。

“代地,梁地···”

“一门双王···”

饶是曾在吕后身边侍奉多年,算是见识过不少大风大浪的薄氏,也是有些搞不懂刘弘地意图了。

在长安传来‘陛下入宫,遍赏诛吕功臣’的消息之后,薄氏心中便已经极其悲观:儿子,怕是回不到代地了。

薄氏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差的准备——只要长安传出代王‘乍亡’的消息,就老老实实上路,保留最后的体面。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十一月,十二月,一月···

终于到了临近二月,长安才传来消息:朝臣弹劾代王眷恋不去,朝长安已逾月,当令就国!

到了那一刻,薄氏一直高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对于刘恒的死里逃生,也只当是上苍眷顾,高皇帝显灵,陛下不忍同姓相残,故高抬贵手···

方才得知王太子刘启和幼孙刘武都被留在了长安,薄氏则是彻底安下了心——陛下既然留质子,那就说明夺位一事已经翻了篇。

但对这移封之事···

薄氏真是有些看不懂了!

即便是个妇道人家,于天下大事‘不甚了解’,薄氏也还没到弄不清梁国重要性的地步!

——吕后在时,梁国可是被改为吕国,封给了吕后的胞弟吕产的!

至于之前的梁王刘恢,更是在移封赵国之后被活活饿死!

陛下这是想要以吕后故智,以此逼杀王儿?

想到这个可能性,薄氏却又疑惑了:如果要杀,何必弄得这么麻烦,还要保留代国,让刘恒这一脉一门双王?

这种奇怪的安排,无疑已经超出了薄氏的预料,以及可以理解的范畴。

思虑着,薄氏便发觉身边传来一声轻吟;低下头,看着儿媳已是充血通红的手,只好不着痕迹的松开,抬头又问道:“代王此入···咳咳···”

“代王此朝长安,诸刘宗亲,以何礼待代王?”

儿子虽然才二十多岁,但在齐悼惠王,孝惠皇帝均已亡故,高皇帝诸子被吕后逼到只剩下儿子,以及淮南王刘长的现在,除楚王刘交外,刘恒便是宗室中最年长者了。

宗室地刘恒的态度,无疑是薄氏弄清此事内情的重要参考。

当然,薄氏此问,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想问:皇帝刘弘,对儿子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刘恒自是听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旋即恭敬的答道:“儿此朝长安,宗亲皆以子侄礼待儿。”

一句话,顿时让薄氏心里有了底——陛下眼中,刘恒依旧是叔叔!

再结合此间种种:留质子,封双王,‘改入为朝’···

刘恒最后一句话,彻底肯定了薄氏心中的猜想。

“陛下言欲移封,儿惶恐拒之;陛下言:此事,儿可先回代地,与母亲相商,再做答复···”

听到这里,薄氏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眉宇间的忧郁终于散去。

——留质子,是想要掣肘;封双王,则是在彰显信重之余,将代王一脉推向风头浪尖,承受诸侯王们的嫉恨!

这样一来···

“陛下,乃欲重用吾家,以为臂膀啊···”

百感交集的长出一口气,薄氏便轻轻拍了拍窦漪房被勒红的皓腕;旋即站起身,来到了刘恒面前,指着一旁的薄昭道:“明日修奏疏一封,由阿昭亲呈至长安,谢陛下浩恩。”

说着,薄氏便撇了一眼殿侧,一直静坐着的小姑娘,便向殿外走去。

刘恒自是赶忙站起身,追上了薄氏,恭请的扶着母亲,向殿外走去。

待等薄昭也离开后,窦漪房终于忍不住哀愁,悄然流着泪,来到了殿侧的女儿面前。

回想起方才婆婆交代的话,再看看女儿天真烂漫中略带些思念的面色,窦氏一忍再忍,才勉强让语气中不再哽咽。

“方才母后言,匈奴来使,当欲和亲···”

说着,窦漪房满带着愧疚,含泪望向女儿惨白如霜的脸:“若真有那日,阿嫖万莫怪母亲凉薄···”

·

·

·

PS:余子,光从字面意思来讲:多余的儿子。

在封建时代,没有安全措施,寻常百姓家中总是会有五六个儿子;当家中的男人死后,这几个儿子就要分家;但家产不是均分,而是嫡长子继承所有的田亩和宅子,为嫡系;剩下的只能分些粮食铜钱,然后各谋生路。

但这帮人自小跟着老爹种地,除了种地啥也不会,手上有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为了填饱肚子养活自己,就只能成为游侠,干点刀尖舔血的买卖,或者做上门女婿。

但上门女婿,在汉律中又是犯法的···

喜欢少帝成长计划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少帝成长计划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少帝成长计划》,方便以后阅读少帝成长计划第145章 代都晋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少帝成长计划第145章 代都晋阳并对少帝成长计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