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冬至大傩

作品:少帝成长计划|作者:中丞佐吏|分类:历史|更新:2021-06-12 00:13:49|字数:8656字

广场之侧,带着各种奇异面具的人影影影绰绰,随时准备踏入广场。

而在刘弘出现的一刻,在京朝臣百官、勋贵功侯,也早已是恭候多时。

·

“开始吧。”

就见刘弘交代一声,一旁的刘不疑庄严一拜,领命而去。

不片刻,整个未央宫内,都响起了震天鼓鸣。

咚~咚~咚~

随着鼓点声,一个个身着奇装异服,面绑怪异面具的巫师们踏上广场,跳着奇怪的舞蹈,向广场中央的巨大篝火而去。

“嚯哎呀呀呀呀呀呀~~”

看着巫师们咿呀怪叫的来到篝火旁,刘弘饶有兴致望向远处,体味着这从未见过的场面。

但越看,刘弘地面色便愈发的怪异起来。

——巫师们的怪叫声虽然让人不适,但仔细一听,却也不难听出其内容。

就拿刘弘听得最完整的一段‘台词’来说,其内容就是:我本厉鬼,无奈今朝无有肉食,竟将饿亡,啊~

至于其他的,也大都是类似‘瘟鬼’‘蝗魔’之类的反派角色扮演者,说着那简单直白的台词。

耳边是这些嘈杂在一起的怪叫声,眼前是巫师们胡乱扭动的身躯;广场之上,是朝臣百官们津津有味观看表演的面庞。

“还是娱乐手段太少了的缘故吗···”

暗自腹诽着,刘弘便将注意力从广场上的驱鬼仪式上收回,转而思虑起其他的事。

——娱乐手段少归少,刘弘也没傻到发明某个高明的‘玩法’,让这个时代的淳朴人民沉迷于享乐。

而让刘弘绞尽脑汁,甚至在如此重大的政治活动中,都忍不住神游方外的,无疑便是开春后的选秀了。

在刘弘扭扭捏捏数月之后,正武元年第一次选秀,已经正式敲定在春二月。

按照汉室皇帝选秀的惯例,大概在一月初,这个消息便会正式传出去,给百姓充足的反应时间。

之后的一个月,便是留给那些想要有想法,想要成为皇亲国戚的人家做准备的时间。

比如选几个品性温和,长相出众的女儿,然后带去长安短住一段时间之类的。

实际上,根本不用留这点准备时间——自刘弘穿越过来,并逐渐坐稳皇位开始,那些有想法的聪明人,便已经开始行动了。

别的不说,就如今长安城内的人数,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正常情况下,关中百姓在一年当中的流动都很有规律——春、夏基本留在家里种地,秋收之后集中来一趟长安,进行生活物资补给,而后在秋末次序回到家乡。

除了这种必要的物资采购之外,封建时代的百姓,基本很少有出远门的举动——农民得一年到头守着庄稼;地主得常年在家乡看守田亩;官员得看着治下区域的状况,核算秋收后的税、赋。

即便是天生具备强大流动性的商人群体,也因汉室依旧严格执行的关禁政策,而很少选择出游行商。

——反正只能在关内活动,无论走多远,都没有什么太大利润可图。

根据往年的数据,长安在每年八月末到九月初这半个月的时间段,会迎来数十万关中百姓的暂时停留;到九月末,这些百姓处理完在长安的琐事,便又会退出长安城,回到各自的家乡。

但今年,内史属衙的数据就有些异常了。

——如今已经到了冬十二月,但长安城内,依旧有将近十万‘外来人口’滞留!

这就意味着如今的长安,有上千,乃至数千户不是长安人,不是商人,也不是勋贵的‘外来者’,因某种原因而没有回到各自的家乡。

结合长安这段时间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大事,这种异常只有一种解释:这几千户人家,都怀揣着举家搬入戚里,成为天子外戚的远大理想。

作为封建时代最大的都城,区区十万人,几千户人家而已,且含杂家仆、下人在内,长安城应付起来非常轻松。

最有可能产生的粮食供应不足、导致粮价上涨的问题,也因为少府今年所推行的粮食保护价政策,而不再需要刘弘头疼。

对于这几千家潜在的亲家,刘弘也并没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地方——接下来的一个月,自然会有有司部门挨个审查这些家庭的背景,将符合条件的登记造册,并送到太后张嫣面前。

刘弘需要做的,就只是在二月的选秀中,从脱颖而出的几百个妹子里选十来个,充实自己的后宫而已。

真正让刘弘头疼的,还是张嫣。

按照刘弘地想法,既然开宫纳妃势在必行,那也不无不可——即便对十六岁就娶十来个小老婆表示很‘惶恐’,刘弘也只能含泪接受。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早熟,且平均寿命并不高,早婚早育,属于时代普行价值。

刘弘作为皇帝,也确实需要早日生下一儿半女,以证明自己有‘继承江山、传延社稷’的能力。

入乡随俗嘛,反正早晚都要做,早点也就早点了。

但张嫣在刘弘后宫的问题上,却展现出了一丝强势:非但要入嫔,还得尽快立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少帝成长计划》,方便以后阅读少帝成长计划第296章 冬至大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少帝成长计划第296章 冬至大傩并对少帝成长计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