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没头脑的侠客

作品:最离谱我那师兄就从未过世|作者:游魂夜魅|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0-12-06 15:11:27|字数:4778字

“唉,醒醒,到地方了,把船费结了吧。”

“嗯啊······到墉城呢?船家你骗我的吧,这里明明还没到墉城!”

“嗯!你睡糊涂了吧,不是你让我载你到白鹭洲的吗?咯,这里就是白鹭洲,若你真是上赶着送死的话,从槐杨林往东走过十里路,再转头向西走一天一夜,就能到蛮犀村。”

“唉,多谢!”

道完谢,这头戴斗笠的绿衣男子就翻身上了岸,可没走几步,似又想起了什么,随即摸遍了全身,掏出来几文钱扔回了船上。

“咳咳,我看你人模狗样的也不似什么好人,但老汉我还是得劝你一句,墉城虽是个纸醉金迷的削金之地,但也比那蛮犀村安全,我几十年来都在这白江上撑船,渡人无数,前几年就听人说过,蛮犀谷内苟着一伙人,专做吃人劫财的勾当,外商根本不敢走那条进山的路,狡兔三窟连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你此去若不是拜山头,又何必为了两座无名冢白白赔上性命呢?”

“无名冢?船家,那家人是有姓氏的,那孩子说过他们家祖籍泰州,十年前在墉城近郊落户安家,那群贼之中有个歪嘴呲牙的狗蛋看上了他家姐姐,这才趁夜害了他全家,他无非是想请我为家里人讨个公道罢了,更何况我还收了他两枚鸡蛋,就得把这事给办了,否则我又有何面目妄称侠义之士。”

说罢,绿衣人从怀里掏出了半只蛋壳,轻叹了一句后,就将蛋壳收回了怀里。

船夫远远的瞧了一眼,又嘬了两口烟杆,轻叹道:“唉,一年前那场郊外的大火,一家五口人无一生还,又怎会突然出现一个小孩给你两枚鸡蛋呢?年轻人,好自为之吧,老夫回去咯!”

“萧白,恭送船家!”

随后,绿衣侠客即刻踏上了前往蛮犀村的道路,便是依循着船夫的指引先找到了槐杨林,向东走十里,遂夕阳渐隐,便寻来野菜果腹,再往西过了半天,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实则能前往山里的道路只会越来越难走,可自己现在踏上的却是一条康庄笔直的官道,这明显有问题,他只得返程,再行过半日,回到了当初自己扎营的地点,便见有一陌生人占了自己此前立下的营火,他只得再寻它处扎营。

“且慢!”

那人当是发现了萧白,便立马叫住了他,随又笑道:“那船家也是心善才劝你去往其他方向,你又何必白费人家一番好意呢?”

萧白礼貌的向那人抱拳道:“因为我受人之托,就应该终人之事,不知这位公子尊姓大名,又为何要管在下的闲事?”

“呵呵,你就当我和你一样心善就行了,贱名不足挂齿。”

“心善?恐怕让你误会了,我可不是什么好人,若这位朋友惜命,还请离我远远的,告辞!”

说完,这萧白就转身要走,可那红衣的公子还是不肯放过他,便又拦在了他的身前道:“我叫慕容云,是受了那宋家小孩的姐姐嘱托来帮你的,是不是很感动呀?”

“有病!那宋家的姐弟早死了。”

叮铃铃······似有一阵风铃响起······

慕容云当即掏出了一串铜铃出来,在萧白面前摇晃了起来,轻言道:“原来你也知道,那宋家人早已死绝了,那你又是如何答应下来为其伸冤这档事的呢?”

萧白旋即陷入到了回忆当中,正是在某日夜里他得罪了一位城中的行老,那行老叫人将他殴出了城,又丢到了芦苇地里自生自灭······

待得白昼的辉光辣瞎了眼,他才饥肠辘辘的逃了出来,便是在那两座无名冢前发现了两枚鸡蛋,纵使那鸡蛋已经臭了,焉了,但他却是靠着它们捡回了一条狗命······

之后他便看到了一个抓着风车的小男孩,正是这男孩怪他未经同意就偷吃了自己唯一的祭品,所以他得帮男孩一个忙,去那男孩手指的方向找到男孩的仇家,为男孩的家人报仇。

回忆作罢,萧白也清楚自己不过吃了臭鸡蛋出现了幻觉,但他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是要做些什么来弥补,才会好过。

于是他花光了仅有的盘缠,迷路在了山林里,又碰见了令他感到莫名其妙的慕容云,他只觉这几日的运气当真不好,更令人烦躁,便怒气冲冲的夺下了慕容云的铃铛,大喊道:“与你无关!”

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在山林里裹着枯叶睡了一宿,第二天清晨又仅凭直觉选择了向北走,行过了一天一夜才终于进入了蛮犀一带。

萧白顿是觉得自己转运了,就想寻个当地人问问路,可当他顺着田间小路走到了头,也未能见到一个活人与之擦肩过儿。

这一路上走来的,他只看到了凋零的田地,拦路的栅栏,以及高挂于路边的白幡,很快他油然而生了些许不安,便是要原路返回,却又在行将错过岔路口的地方,听到了有人在呼救。

那是一名男子的声音,仿佛那附近还有几个人在叫嚣,似要抢夺什么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最离谱我那师兄就从未过世》,方便以后阅读最离谱我那师兄就从未过世第四十五章 没头脑的侠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最离谱我那师兄就从未过世第四十五章 没头脑的侠客并对最离谱我那师兄就从未过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