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年

作品:大明豪贾|作者:风鵿|分类:其他|更新:2021-06-13 07:40:38|字数:4702字

随着一阵烟火腾空。

新的一年正式来临。

从正统元年至今,五年过去。

如今刘建也算实现了自己第一个小目标。

然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未来将是一帆风顺。

南洋新定,今年还有一个东北大地等着刘建去占据,开发。

按理说如今南洋刚刚平定,还不是向外扩张之时。

因为南洋安定,得到妥善开发,治理,没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更别说还有大明这个不确定因素在旁边虎视眈眈。

而且虽然刘建已经清除了南洋大部分内部隐患,各国贵族被一扫而空,中产阶级也被迁入南洋省,方丈岛,南屿洲等地,处于全天候的监视当中。

各地汉化,建设,开荒等事也需要全面推行。

更别说南洋还有一两千万土着民和南洋人需要处理,可以说如今刘建才是真正的危机四伏。

不应该选择此时东进,北上,西出,四面出击。

不过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种所谓的文明时代,也不是分民族,种族。

故而这反而让刘建能够以强大的实力作为威慑,同时辅以汉学,汉化为引,轻松据有整个南洋。

在东方,汉人自然高人一等,其他人则是汉人眼中的蛮夷,也有很多蛮夷向往汉人生活,愿意融入汉人之中。

故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地那些南洋人反而要恭顺许多,这也省去了刘建不少功夫。

但也不能说完全放松。

毕竟如今南洋新得,百废待兴,而刘建麾下人才和人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只能先集中一头,解决一事,等事毕再去解决其他事。

所以目前最好的打算就是先稳定内部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再去对外扩展最好。

可是刘建确觉得不妥。

如今随着工业化发展,科学知识的教育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学习科学,发展工业当中。

加上刘建大幅提高了工匠的待遇和地位,又鼓励百姓多多发明创造,有了专利还可向工商局的专利处申请保护,收取专利费,其他人不交专利费或者侵权的还可以向司法部法院上诉。

加上思想也逐步开化。

多重鼓励加持下,工人,工匠也不再被当成贱业。

众多年轻学子开始自发的学习科学知识,开始加入工业,工厂内做工。

科学院和工学院招入的人也越来越多。

更别说如今蒸汽机通过改进,已经由最开始的百匹马力,增加到如今八百匹马力,如今各行各业均开始投入蒸汽机工厂的建设和生产。

虽然效率成倍提高。

但这确给刘建带来了两大难题。

其一是人力,其二是资源。

虽然如今刘建可用人力有近三千万,但实际上如今刘建能够信任的还是那千万汉人移民,这些南洋人必须通过长期汉化,同化后,才能信任,任用。

如今这些南洋人也只能从事一些种植,开矿,修路,运输和工厂内打下手的工作。

工厂内的工人依然由汉人当任,更别说那些高级工匠了。

而这些汉人南下都是获得了五十亩土地,十两安家银,加上刘建各种福利,商业所得。

实际上如今的汉人并不缺钱,加上土地如今大部分都是由南洋人在耕种,种植,汉人只是种植其中一少部分。

这就造成了众多汉人要么当起了农场主,要么当起了商行主,要么就是工厂主。

最苦,最累,最脏的活都由南洋人在做。

南洋人也因此成为了这些汉人剥削的对象。

故而看似刘建人多势重,实际上真正可用的人力并不是太多。

当然刘建也不是没有想过让这些汉人进入工厂做工,但是国营工厂还好说,那些民营,私营工厂本来就是新建不久,本钱不多。

而雇佣一个汉人工人的成本是一个南洋人工人的三四倍,相比而言,这些汉人工厂主,农场主自然愿意去雇佣南洋人做工,而不是汉人做工。

而南洋人有钱拿,三餐管饱,虽然钱不多,和汉人工匠不可比,但比没有强吧。

何况以后努努力,成为汉人后,也可和汉人拿一样的待遇。

自然这些南洋人非常乐意进农场和工厂做工。

扫大街的,扫厕所的,修路架桥的,各地开荒建设的,除去屯田军和扈从军外,见得多的都是南洋人。

屯田军和扈从军有军纪,军规,刘建还在军队中落实了绝对服从制。

故而屯田军和扈从军这些军人并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全力以赴,可那些汉人百姓没有限制啊。

也正因为人力关系,刘建才决定北上去朝鲜,倭国,去占领东北大地。

并想办法继续从大明移民北上东北开发。

如此,人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除去人力外,资源也是另外一个让刘建头疼的事情。

如今工业化越来越快,各种资源消耗自然不低。

虽然南洋,南屿洲资源早已足够刘建用上数十年,甚至百年以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豪贾》,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豪贾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豪贾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年并对大明豪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