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发展

作品:大明豪贾|作者:风鵿|分类:其他|更新:2021-06-26 08:08:51|字数:6070字

不同的是晨云级的两台三胀机,单台动力已达八千匹,同时晨云级还配备了四挺重机枪,电话,电台等等也全面列装。

更重要的一点是,晨云级还配备了全新的空气调节器。

实际上空调对刘建,甚至整个华夏来说并不算什么全新的技术,在古代人们就以空管将外部空气通过凉水引入室内降温,以达到空气调节的目的。

这也是最早的空调应用。

而且在刘建下南洋后,也经常采用马匹拉动,引入水和空气驱动专门打造的压缩机来制冰,以让百姓在南洋炎热的环境之中降温。

再后来,随着电力的发展,风扇也被刘建命人大量制造出来。

当然随着工业化加快速度,众多机器新气温,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毁损等等也是常有的事。

而无论是利用空气吹凉水,还是利用凉水从屋顶流下等等古代常用的降温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刘建麾下的使用。

更别说轮船问世,但这毕竟是钢铁船只,一到夏天,内部温度便会急剧升高,有时甚至会超过外部温度,无论是各种机械还是人,都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生存。

于是刘建大手一挥,一种利用鼓风机,抽气机,压缩机,风管,管道等结构的空调便问世了。

与古代一样,这种空调依然是从外部吹入空气,通过凉水使得室温降低。

只是通过新式机械传动,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刘建采用的是氨气)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并送至冷凝器进行冷却,经冷却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干燥瓶进行过滤与去湿,中温液态的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经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然后再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冷。

整个空调结构并不复杂,一头在外,一头在内,以铜管相互连接,如此保证室内降温所用。

而有了空调,夏季过热的问题,也被刘建彻底解决。

自然钢铁轮船,各地工厂,商场内等等,甚至各地工地上,再也不用担心太热的问题了。

当然钢铁战船,轮船开始大量打造不仅仅是空调解决。

雷达问世也是一大关键因素。

综合技术的爆发,促使了如今各行各业开始了爆发式增长。

造船业也仅仅是其中之一。

就如那武胜级驱逐舰,标排六千四百吨,满排七千九百吨,采用两台八千匹马力三胀机动力配置,两台发电机组为全舰提供动力,武器方面除去依然是六挺重机枪外,主炮采用三门一百三十毫米炮,副炮为四门一百零五毫米和六门七十五毫米炮。

可谓比护卫舰增加整整一个量级。

至于淡水级巡洋舰和镇远级战列舰就更加庞大了。

淡水级巡洋舰,标排一万三千五百吨,满排一万五千六百吨,动力增加为四台一万匹马力的大型三胀机,再配四台发电机组为全舰提供电力供应,主炮也不再采用单装,而是前后三门双联装一百八十毫米炮,侧舷还有十挺重机枪,八门一百三十毫米副炮和十二门一百零五毫米炮。

至于刘建第一艏战列舰,镇远级也有了一个质变。

标排一万九千二百吨,满排两万二千七百吨,动力四台万匹马力三胀机,四台发电机提供全舰电力,主炮增加到三门双联装二百六十毫米炮,侧舷同样十挺重机枪,副炮变为八门一百八十毫米炮,八门一百五十毫米炮加上十门一百零五毫米炮。

真正的巨舰大炮。

而且经过刘建合理的设计,以及对于火炮的改动,各种战舰的主炮重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控制。

哪怕是战列舰的二百六十毫米重型双联装主炮,全重也就是七十多吨而已。

就算加上装甲重量,主炮重量也不过百五十多吨而已。

而重量得到控制,也让刘建的各型战舰可以装备更多新式设备。

使得战舰综合战力也更高。

巨舰大炮时代,即将开启。

喜欢大明豪贾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明豪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豪贾》,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豪贾第四百七十二章 发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豪贾第四百七十二章 发展并对大明豪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