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财权分离

作品:雏鹰的荣耀|作者:匂宫出梦|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2 00:21:24|字数:8136字

看着自己面前厚厚的一叠纸,艾格隆既感慨于法兰西君王的“家底”之丰厚,又不禁暗暗敬佩财政部的会计们这段加班加点的辛劳。

21世纪是一个人才过剩的时代,富豪们想要盘点自己的家财只需要找几个会计师就能够轻易搞清楚,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刚刚还经过“改朝换代”,想要完整接收前朝王室的资产并且统计出来,当然要下一番苦工。

他之所以在登基伊始就想要统计出自己的家底,倒并不是贪财,而是想要把自己手里能够掌握的资源集中起来,供自己接下来的各项计划所用。

艾格隆接过了财政大臣呈送过来的文件薄,然后立即看到了纸面上资产负债表列举的密密麻麻的数据。

很自然地,他的视线直接就跳到了各项“汇总”的栏目当中。

不出意料,到处都是庞大的金钱数字,但是他连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毕竟到了他现在的地位,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了。

“我们现在还真是家大业大啊,特蕾莎。”艾格隆一边向旁边的特蕾莎调侃了一声,然后将文件又递给了特蕾莎。

接着,他自己又看向了财政大臣。

“那么,之前所说财政分离的预案,您也做好了吗?”

蒙贝尔男爵又点了点头,然后从容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另外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再度递给了艾格隆。

“已经做好了,陛下。”

所谓“财政分离”,是艾格隆一上台之后就开始准备力推的政策,让“宫廷”和“政府”在财务上完全切割开来。

也就是说,除了政府每年定额的“皇室费”之外,艾格隆不再要求政府额外继续、更加不会通过临时加税的方式来满足宫廷需求。

在21世纪来说,这完全不新鲜,因为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皇室经费都是有着明细预算和账目可以查询的,每年政府给多少钱也都有个定数;但是在这个年代,封建时代的残余还远远没有过去,政府更多时候还是会被君王们看成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这一点英国倒是做得很好,因为英国君主权力受限,所以财权受到的监督也更多)。

大国君主穷奢极侈债台高筑自不必说,就连德意志的那帮小王公们同样也是肆意挥霍民脂民膏,曾经在魏玛公国担任过公职的大文豪歌德,就曾经感慨过德意志王公们为了满足自己挥霍的欲望而滥发纸币、肆意征税的恶行。

波旁王朝时代末年,大革命之所以爆发,除了天灾和饥荒之外,就是因为王朝因为各种原因肆意挥霍金钱债台高筑、引发了普遍而沉重财政危机,最终国王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引爆炸弹的。

因为古老的封建传统,君王们往往是家国不分的,在君王们看来,国库和自己家里的私库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予取予求的钱袋子,他们所有穷奢极侈的欲望,都可以用自己政府的财源来满足。路易十六国王就曾经花了上千万利弗尔的巨款给自己的弟弟还赌债,属实荒唐。

大革命之后,拿破仑皇帝上台,不过在这上面他也没怎么收敛,虽然皇帝本人不爱奢侈,但帝国的宫廷和元帅们同样穷奢极侈肆意挥霍,不过那时候他可以从欧洲各地抢钱,所以终究没有让国家陷入到民穷财尽的境地。

而现在,艾格隆上台了,正因为深知这种家国不分做法是逆潮流而动,所以他打算主动做出改变,将宫廷的财政和政府财政切割开来,以此来缓解民愤。在21世纪这种做法已经不足为奇,但是在1830年这却还是开创风气之先河。

他这么做,倒不是因为他特别心善,而是因为他有更好、更隐蔽的方式给皇室敛财。

在他的计划当中,当清点完现在自己手中的资产和现金之后,他会成立两个皇室金库,一个作为“维持基金”,满足皇室成员、宫廷官员和雇员们的薪水开销;而另外一个则作为投资基金,专门用来对国内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投资。

投资固然有风险,但是对手握政府大权的他来说,又存在什么“风险”呢?什么工厂会得到订单、什么铁路线路会开通、什么地产会升值、什么人会成为重要供应商……这些都是他一开始就知道的事情,他当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聚敛皇室财富,而不需要公开给民众加税。

在原本的历史上,拿破仑三世通过自己的“投资”,在短短时间里,就为皇室积攒了几亿法郎的资产,而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德国皇室也同样从新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通过投资、债券、企业股份等等方式聚敛了庞大的财富。

而主导这一切的艾格隆,自然可以轻松得到更多。

当然,在实际上,这样一份庞大的家业,也是“与国同休”的,一旦他失去了皇位和手中的权力,那么如此庞大的财产,绝大部分也会被新政府所接管,几乎顷刻之间烟消云散。拿破仑三世和德意志皇室也是鲜血淋漓的例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雏鹰的荣耀》,方便以后阅读雏鹰的荣耀第42章 财权分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雏鹰的荣耀第42章 财权分离并对雏鹰的荣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