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封侯非我意

作品: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作者:坐望南山|分类:都市|更新:2021-12-27 16:38:48|字数:8200字

程咬金等人一听,蹭地一声就蹦出来了,一个个拍着胸脯请战。

李世民目光深沉,从各位大臣脸上一一扫过,沉声问道。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陛下,如今漠北战事紧急,各地受灾严重,前些日子刚刚入库的粮食已经消耗了大半,若是再起战事,微臣担心……”

唐俭不由脸色发苦。

刚刚说手头的日子好过了些,谁知道这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呢,就遇上了这种糟心的事。

这民部尚书真是没法干了。

“陛下,开办榷场,放开盐铁之事,几乎等同资敌,此事断不可行!若是此时应了下来,必然遗祸无穷——微臣以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妥协——”

魏征眉头紧锁,朝廷的局面他也知道,但有些事,真的是不能开口子啊。

“陛下,唐尚书和魏秘书监言之有理,但如今局势就摆在这里,若是我们一口回绝,恐怕我们马上就要面临三面作战的风险……”

大理寺少卿王纲目不斜视,沉声道。

“微臣以为,一味强硬,于事无补——如今之计,不若先暂时安抚笼络,徐徐图之……”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微微颔首。

“王爱卿,你有何良策——”

“他们所求者,无外乎三,开通榷场,放开盐铁限制和迎娶公主。正如魏秘书监所言,放开盐铁,等同资敌,断不可行。”

说到这里,王纲语气一顿,缓缓道。

“但开办榷场,对我大唐而言,并非一无是处。更何况,这些年来,我们与吐蕃和吐谷浑的民间交易从未断绝,即便应允了,也不过是从私下转为官面而已,反倒是方便了朝廷管理,何乐而不为……”

开办榷场,已经争议了很久了。

但赞同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王家、郑家和长孙家这一派的大臣,大都是支持的态度。认为开通榷场,互通有无,利大于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开放一部分盐铁,换取高昂的受益,填补国库。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他们这些人背后的家族,每年与吐蕃和吐谷浑交易数额巨大。一旦形成正式的榷场,便可以由明转暗,好处当然是肉眼可见。

反对的,则认为,吐谷浑和吐蕃都是不毛之地,物产贫瘠,开放榷场只会让他们从中受益,从而慢慢壮大起来,而大唐得不到多少实惠。此消彼长之下,必然遗祸无穷。

但如今形势忽然,王纲再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不由陷入了沉思。

毕竟,相比较而言,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商量。

顿时就有不少人纷纷附议,这一次,就连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都不由保持了沉默。

其实昨天晚上,他们就已经在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局势如此,如果不给人家一点甜头,根本安抚不下啊。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认为,那此时就交给鸿胪寺卿和王爱卿协助办理——”

王纲沉声领命,然而并未退下,反而抬起头来,看向坐在金銮殿上的李世民。

“但微臣认为,此三项,关键者,不在榷场,不在盐铁,而在迎娶公主一项,若是仅仅答应榷场一项,恐怕难以安抚对方——”

此言一出,李世民面沉似水,朝堂上议论纷纷。王纲置若未闻,冲着李世民深施一礼。

“若是我大唐肯出嫁公主,与吐谷浑和吐蕃结成秦晋之好,从此双边再无刀兵之险,边关和睦,百姓安乐,我们也因此得以喘息,避免了三面作战的风险——何乐而不为?”

“放你娘的轻巧屁——姓王的,你说的这么好听,你怎么不把你闺女嫁出去!”

不等李世民搭话,程咬金便不由蹦着高的大骂。

“我大唐男人难不成死绝了不成,要一个女娃子去给我们换取太平——陛下,此事断不可为,微臣愿意提兵三万,平息纷争!”

谁知道王纲看都不看他一眼,抬起头看着龙椅上的李世民,声音平淡如初。

“若是我王家嫁女,能换取边关稳定,王家义不容辞——”

说到这里,王纲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微臣冒死直言,我大唐公主蒙受皇恩,锦衣玉食,自当为朝廷解忧。边关将士,可以为我大唐抛头颅,洒热血,难道陛下就舍不得为我大唐出嫁一公主吗?”

这简直是诛心之言!

朝堂上顿时一静,李世民一张脸色阴沉似水。

话说到这个份上,这个问题就容不得他回避了。

“陛下,王少卿之言,虽然鲁莽,却也不无道理啊。若不是突厥作乱,战火不息,我们又何至于此啊?若是陛下不允,老臣担心一旦我们大唐陷入三面作战的局面,昔日渭水河畔之祸就在眼前啊——可恨老夫年迈老朽,不能提三尺剑,为陛下解边关之危啊……”

谏议大夫卢友直说着,站出班列,深施一礼。

“老臣冒死,请陛下出嫁公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第239章 封侯非我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第239章 封侯非我意并对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