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跟脚在哪

作品: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作者:坐望南山|分类:都市|更新:2021-12-27 16:39:00|字数:8174字

上官仪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有些感慨地望了一眼外面欢呼的人群。

“那位侯爷的果然是世间奇人,不仅能写出《三国演义》这种世间奇书,竟然还能写出《隋唐英雄传》这种雅俗共赏的故事——”

“这种故事……”

对面的青年,不由微微蹙眉,有些不解地摇了摇头。

“这种故事,对当今陛下和朝中重臣随意编排,全无敬重之意,不知道陛下缘何会允许这种故事堂而皇之的刊登出来,而且还特意叮嘱我等过来听一听……”

上官仪闻言,看了一眼有些郁闷的好友。

“安期兄,你难道没有发现,这故事,听起来和我们手中的《三国演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李安期闻言不由一愣,有些诧异地抬起头来。

“上官兄此言何意?那《三国演义》纵横卑阖,气象万千,就算说是兵家奇书也不为过,与这胡编乱造的《隋唐英雄传》有何相似之处?”

“安期兄,你认为,三国演义,除去兵法战略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安期忽然心中一动,试探道。

“贬曹尊汉?”

然后两个人不由对视一眼,心中顿时对那位侯爷的敬畏直接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厉害啊,这位侯爷竟然能借助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告诉天下百姓,甚至是后世子孙。

李唐得天下是扫除暴逆,大义灭亲,当今天子,是英明神武,天命所归!

所以,陛下才会对这种随意编排当朝重臣的故事视而不见,所以长安侯才会把这种故事,写得通俗易懂,连市井之中的贩夫走卒,甚至是沿街乞讨的乞丐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家不是言辞粗鄙,是格局远大啊。

王子安幸亏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戏,否则一定目瞪口呆。

啊,这——

我就是随便找了几个自己还大致有点印象的故事,就是想让找人帮忙写出来,消磨一下枯燥的时光。

两个人自觉悟到了其中真意的大才子,不由轻轻举杯,脸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神色。

“安期兄,我终于明白了陛下让我们多听听《隋唐英雄传》的用意,也终于明白了陛下为什么对我们两人所写的《三国演义》不满意的原因,我们不是写给读书人看,是写给那些军营中的武夫啊——回去就照着这个标准写——”

啊,这——

李安期不由目瞪口呆。

我们两个翰林院的大学士,写这种语言?

……

长安侯府,王子安一脸无奈地看着李世民派人送来的《三国演义》文稿,脸都黑了。

亏他们还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就这水平?

传了多少次话了啊,让他们写得通俗易懂,通俗易懂,听不懂人话还是咋地啊!

掀桌啊——

这是欺负本侯爷看不懂是吧!

“告诉他们,按照《隋唐英雄传》的水平写,能写就写,不能写就算了——磨磨唧唧,几天不出一章也就算了,还写得狗屁不通……”

简单地翻了一眼,就随手给扔一边了。

我是来看小说消遣的,还是来做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啊!

负责送文稿的青衣小厮不由眼角直跳。

堂堂翰林大学士的文笔,写得花团锦簇的文章,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狗屁不通?

你怕不是说错了对象——

但,他也不敢说,他也不敢问啊。

连连点头,赶紧回去复命了。

……

虽然寻常的百姓不怎么关注朝政,但云集长安的读书人,却是每期必看。

果然,他们又从报纸中发现了自己期待的东西。

尚书仆射杜如晦中毒事件,终于有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疑似跟前几天杜尚书提出的扩大科举名额,或是征收盐铁商税的提议有关。

随后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杜如晦提议朝廷,在正常的科举之外,另设一项对口招生的建议。

填报志愿,到漠北去,到穷乡僻壤中去,不少出身官宦或者世家的公子哥,不由微微蹙眉,但不少出身一般甚至是穷苦的读书人,却不由心潮澎湃。

为什么?

因为这是机遇啊!

征收盐铁商税的事情,也被一下子抛到了风头浪尖。

文章中说的很明白,盐铁是暴利行业,每年盈利,数十上百万贯,是大唐国库收入的数倍,却一文不纳,种地的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夜辛苦劳作,依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陛下深感百姓艰苦,所以想要征收盐铁之税,同时把农田的税收减低到三十税一。

这是善政啊!

啊,我们的杜尚书竟然是因为提出了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才遭遇毒手?

奸商该死!

当天上午,就在上官仪和李安携手回翰林院的时候,云集长安的读书人就又闹腾起来了,而且随着消息的扩散,原本对朝政漠不关心的普通百姓,也一下子被戳到了G点。

啊,奸商该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第416章 跟脚在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第416章 跟脚在哪并对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