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最后一场(完)

作品:只为成就那些梦想|作者:寸人止一|分类:体育|更新:2023-06-16 18:47:38|字数:16208字

“加油,何俊!”

“华夏,加油”

“……”

看台上,随着何俊越追越紧看起来有要缩短差距的趋势,观众们不由的把加油的口号喊的更加的热烈。

华夏代表团田径队平常所在的区域,今天来人的阵容格外的庞大。

或许在大多人看来,今天是要见证华夏短跑历史时刻的时候。

只是到了目前,落后好几米,看起来他们有些心焦。

都知道最后一棒的林幕实力很强,甚至能有比其他选手强半秒以上的实力,但前面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而且,作为几名领导层的人,他们所考虑到的东西要更多。

“老冯,老余,就不能跟小林再谈谈?”

罗毅蹙着眉头,偏过头向两位田径队的正副总教练问道。

“呵呵!”

冯勇和余伟立对视了一眼,互相看到了对方脸上的神色,复杂的摇头笑了笑。

冯勇的意思他们懂,而且林幕对于现在的400米项目来说,重要性确实很大。

想想,要是现在最后一棒不是林幕,那这一场接力比赛按照情况发展,可能毫无争冠的可能性。

但他们也知道,不管是林幕的自身决定考虑还是未来要面对的工作考虑,林幕确实很难再保有一个运动员的身份了。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400米,没有百米和二百米的那个底蕴。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幕作为当前最顶尖的400米运动员,因为无法有更多的时间去起到顶尖运动员该有的传承作用,对于项目本身的发展,可能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阻碍。

就如同跨栏项目的刘祥一样,吸引了太多的关注目光了,其他人的存在感太低。

“唉~”

罗毅想想也摇了摇头,还是得陇望蜀了。也是林幕的成绩确实太好了,谁舍得这样一个运动员在运动成绩十分优秀的时候退役。

按罗毅看,以林幕的身体条件就算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再跑下下面的世锦赛和下届奥运会都不成问题。而且绝对还是奖牌的有利争夺者。这对于400米项目的荣誉来说,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主任,真的不算可惜,一个项目靠哪一个运动员解决不了问题的。”

冯勇笑了笑,解释道“其实发展到现在,看着小林几年来的一系列培养操作,有些东西,我算是看明白了!”

“何况,对比下跨栏项目,对比下现在的百米和二百米,这些东西显而易见!以往一个项目出现一个顶尖的世界级选手,总想着就靠他撑牌面,把很多东西都忽略了。真的有些得不偿失!”

“冯指导,也不是忽略的事,是没办法的事!”

余伟立这时候插了句话,跟着摇了摇头,“其实小林这边的运动员如果不是梯次成长的速度足够快的话,如果不是他本身还是教练,可能各方面早就已经插手了,哪可能有现在的好局面……”

余伟立话说了一半就没有再说,接着视线重新投向了赛场。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把一个顶尖选手用到底用到老,各种比赛都要争锋在前,事情的关键从来不是你能不能拿冠军,而是很多时候,整个华夏队,就没有第二个人能争荣誉的人。

向下再看其他运动员的目光太少太少,关注力度、培养力度极弱。越是不能放,就越难出现新的优秀运动员顶出来,越顶不上去,就越不能放。长此下来,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大家也都明白,每个项目需要有能扛起这杆大旗的人。

可是这杆旗扛着扛着就永远也拿不下来了。虽说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当顶尖的人无法负荷时,对运动员对项目本身,往往都是沉重的打击。

在以往华夏,那批最顶尖的运动员,如果不是急流勇退的,没几个有好结局的。可想急流勇退,哪又能那么容易。

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明面上的,台面下的,各种纠缠纷繁复杂,关于成绩、关于利益、关于政绩、关于门面、关于荣誉,甚至也有运动员本身的不甘。

数数能急流勇退的运动员,无疑都是有足够整体实力和强力传承底蕴的项目,退役一两个不会对诸般利益造成太多影响的才是主要原因。

至于相对弱势的那些……

女子短跑的李梅雪,黯然背影令人心酸。

举重项目的……

男子体操项目的……

……

在华夏这样的举国体制下的项目,被人诟病的地方也大多在于此。

三人没再说,毕竟涉及到的东西真的挺多的,或者在罗毅来看,如果不是发展的这么快,他可能也会是其中造成阻碍的一部分。

大家其实都挺无奈。

好在,现在的情况倒是挺欣慰。至少田径队短跑项目也有了这样的底蕴。

“林指导,加油!”

“教练,加油!”

“……”

当几位领导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赛场上的时候,在他们周围,更猛烈的加油声响了起来。

赛场上,第四棒选手已经交接,4400米接力比赛进入到最后一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只为成就那些梦想》,方便以后阅读只为成就那些梦想第三十四章 最后一场(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只为成就那些梦想第三十四章 最后一场(完)并对只为成就那些梦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