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作品: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作者:泉山居士|分类:女生|更新:2021-12-29 21:56:55|字数:4580字

孙权来来回回地走着,一边走一边思考,曹操在淮南肯定已经没有其他兵力了,否则不可能连合肥都不来救援。现在寿春兵力也不多,而且蒋钦已经占领了半个寿春,只要自己率兵一到,寿春肯定会被自己拿下。

淮北的曹军被程普率水军拦住了,过不来河,合肥这边留一万兵马守城,再加上巢湖那边还有一万水军,至少一个月内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孙权终于没有抵抗住拿下寿春的诱惑,决定亲自率兵两万与蒋钦前后夹击刘馥,一举占领寿春。

孙权这边刚出兵,埋伏在合肥城外的曹军密探就将消息迅速报告给蒋济,蒋济听后立即命部队调头又返回合肥城外埋伏。

原来蒋济率领的这支部队已经不是那一千名虎豹骑了,而是夏侯渊派出骑兵下令周边各州县还有庐江郡汇聚过来的地方守卫部队,大约有三千人。蒋济只带了千余人迷惑孙权,其余人都在合肥附近埋伏着,等待机会。

夏侯渊则早就率领虎豹骑在合肥与寿春之间的必经之地埋伏着,等候孙权的到来。

却说张武自派出庞统与甘宁等人进攻柴桑,徐庶与丁奉等人袭扰曹操退兵之后,除了在府内陪着妻子马氏,就是在各个秘密作坊之间视察指导。张武对这些作坊非常重视,因为这些作坊每有一个成果出来,都是划时代意义的。

最先出成果的是造纸坊,进过不断地试验和改良,终于制造出了比较精良的,书写起来很清晰、很舒服的颜色也比较白的纸。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西汉,但当时早出来的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一百年前,东汉和帝元兴元年时期,宦官蔡伦便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良了造纸术。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出了能书写的纸。这种纸被人称为“蔡侯纸”,因为原料好找,造价便宜,质量也有所提升,因此逐渐被流传使用。

但这种“蔡侯纸”的质量还是有些粗糙,有明显纤维痕迹,颜色发黄,质地较脆,纸上也有许多小洞或小凸起,也不易保存。

而张武的造纸坊造出来的纸则是用竹子为原料,而且增加了漂白的环节,造出来的纸要比蔡侯纸质量更好,更平整。最主要的是,新造出来的纸才能达到雕版印刷的质量要求。

现代造纸主要是用一些化学剂来漂白,而张武采取的漂白方法是,先将砍伐的竹子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在造纸的过程中,又用草木燃烧过的灰烬来漂白。

质量合格的纸造出来了,那么雕版印刷就简单多了,无非是找几个手艺高超的匠人在木板上刻字。其实这就跟配重式投石车一样,不需要多大的技术革新,只是缺少一个构思,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完全能够达到。

雕版印刷的原理其实就跟印章的原理一样,只不过印章的字数少罢了。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雕版是最麻烦的工序了,因为只要有一点雕错了,整块木板就作废了。但只要一块木板雕好之后,就可以重复使用很久。至于活字印刷术嘛,现在技术水平有限,没有合适的材料。

造纸术加上印刷术,可以产生什么影响呢?最大的影响便是使书籍的成本降下来,利于普及知识,打破世家大族对知识的垄断,是士族门阀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历史上,随着书籍的传播,知识不再垄断在一些士族门阀手里,一些庶族、寒门甚至平民都可以掌握知识。科举制的实行,终于使门阀制度在政治、法律上消亡。虽然士族依旧存在,但寒族逐渐可以通过科举得以入朝为官、参与政治。

张武比照现代书籍的大小,安排工匠把纸裁好,又安排雕刻作坊的匠人按照裁好的纸张的尺寸进行雕版,他要先印出一本书来,这本书将作为他提高威望,收买读书人的大杀器。

张武选了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作为印刷的第一本书,因为《大学》字数少,才1753字。他很期待当这本用白纸和油墨印刷出来的书会给当世的读书人带来怎样的震撼。

就在张武因即将印刷出第一本书而高兴的时候,黄忠等人从江夏带着曹仁来到了襄阳,张飞和赵云回去找刘备去了,黄忠将曹仁带来见张武。

曹仁此时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了,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刚从襄阳离开没一年,这又回来了,还是同样的以俘虏身份来到这里。

“曹将军,别来无恙啊!”张武笑着说道,真是有缘啊,又是这个曹子孝成了他向曹操要宝物的筹码,我可真不是故意的!

曹仁则站在那里不说话,他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既无法痛骂张武一顿,也不能说上一句“是杀是剐悉听尊便”,干脆就不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第18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第187章并对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