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辽东将门之首

作品:织明|作者:蜗牛非牛|分类:历史|更新:2023-03-02 06:05:45|字数:8278字

祖大寿言及此处,目光中突然神采奕奕,他接着对吴三桂说道:“我已修书一封送到洪督处,要保荐你为辽东总兵,有了今次与奴大战的军功,再加前时使出去的些许银钱之功,这事已成定局,不会再有何变数。”

他说到这里却话锋一转,又继续道:“我祖家在辽东能有今日,实属不易,此乃几代先祖之心血,而今我祖吴两家既为世交,又是至亲,更实为一体。”

祖大寿双眼中透出一股极为复杂的神情,他望着吴三桂继续说道:“长伯,舅父已嘱咐大成、大弼、大乐他们几人,今后都会对你鼎力相持,帮扶你主持辽东军事。”

….吴三桂何等聪明,怎会听不出祖大寿话中之意,竟然似在交待后事一般,不由也一阵心伤。

但祖大寿话中既有要将整个辽东将门托付于他,又隐含着一丝威胁,你吴三桂主持辽东军事可以,但却不得做出于祖家不利之事。

祖家大成、大弼、大乐等几兄弟,以及一众子侄辈中虽无特别出众之人物,但主持大局不行,却不等于搬不倒你吴三桂?

祖大寿话中之意已然十分明显,祖家愿意扶持吴三桂接替祖大寿,出来主持辽东将门一切事务,成为新的辽东之主。

只不过,这里面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那便是要优先保证祖家在辽东的一切利益,不容丝毫损害,如此才能祖吴两家联手,继续掌控辽东军事。

吴三桂自然将祖大寿话中之意,听得一个明明白白,但他对此却也是毫无转圜余地,只能默默接受。

别看吴三桂现在被捧为辽东军界翘楚,大有祖大寿第二的意味在里面,但其实这一切都是祖大寿本人在背后掌控所致。

祖大寿戎马一生,自打前次大凌河之败后,便即开始着手谋定祖家的未来,他见祖氏一门的子侄辈中再无出众人才,便将目光放在了外甥吴三桂的身上。

自此以后,祖大寿便着意培养吴三桂,刻意磨练他的意志,也算是对他的一番考验,其实在心中已经拟定吴三桂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其实,但凡在各个王朝末期的军阀势力之中,都有着这种传统,每一代老军阀头子在晚年,都会为自己寻找能够放心的接班人,以便使自己家族的既得利益能够平稳传承下去。

其区别只在于,那些势力已然成型,只在明面上尊崇中央王朝,而暗地里已经完全脱离中央王朝掌控的军阀势力,多半会在自己的儿子中选定接班人。

当然也不乏在侄子与外甥中,选拔优秀人物作为自己继承人,来作为整个家族利益的守护人。

就如祖大寿这种,虽然已经算得上是一方军阀势力,但却是处在战争最前沿的地方,一面是强大的敌人,另一面是占据道德大义的正统王朝。

他虽也已类似于一方诸侯,但却处在两强的夹缝之中,其生存难度仍是极大,若想抗击满洲铁骑,便即离不开大明的钱粮支持。

所以,不管是谁来继承辽东总兵之位,成为辽东地方下一代将门之首,都要得到大明朝廷的认可才行。

而这便需要时间和金钱来运作,虽然祖家、吴家都不是差钱的主,且在京中又都是颇有些门路,这些也并非什么难事。

但祖大寿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深知鞑子的厉害,自己便在其手中吃过那许多次亏,尤其这一次差点便将性命葬送于奴贼之手。

因此,祖大寿以为未来的辽东将门之首,绝对不可以是一个平庸之才!

….原本他只是将吴三桂作为一个备选,而着意培养之,可现在自己身中奴贼脏箭,不知还有多少时日可活,这才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今日,祖大寿其实就是在交待后事,他先向外甥吴三桂示好,接着又强调已吩咐祖家大成、大弼、大乐等兄弟扶持于他,可算是恩威并施。

吴三桂心如明镜,只见他神情悲切地哽咽道:“大舅,切莫如此说话,待桂儿去宣府军中寻那神医前来,必能为大舅医治箭疮。

主持辽东军事,还是得靠大舅才行。”

祖大寿闻言只是轻轻一笑,他十分吃力地抬起手,挥了挥示意旁边的忠伯道:“叫大弼进来吧。”

不一刻,辽东副将祖大弼推门而进,别看这位爷的绰号叫“祖二疯子”,可在大哥祖大寿的跟前,他可是一点也疯不起来。

“大帅。”

祖大弼规规矩矩地抱拳行礼。

可祖大寿却不以为意,他很随便地挥手道:“屋里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

他接着又道:“大弼啊,兄长怕是不行了……”

“大兄,切不可说这些丧气话,咱这些年啥大风大浪没趟过来,咋这回就一定不行了嘞?”

祖大弼直接打断了兄长的话,他继续说道:“大兄莫急,按这就去总督行辕求洪督,若是不行,俺就直接去京师,将那最好的大夫给大哥捉来,定能治好这该死的箭疮。”

祖大寿知他兄弟情深,才会如此,并不责他失礼之罪,只是挥手示意祖大弼不可再继续讲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织明》,方便以后阅读织明第三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辽东将门之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织明第三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辽东将门之首并对织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