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东西方的交锋十一

作品: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作者:七海风|分类:历史|更新:2018-12-20 07:26:59|字数:9070字

乌曾贝伊吓得魂不附体,他在亲卫的簇拥下落荒而逃了,哪怕在他身边的兵力是黑森骑兵的数倍。所有的乌曾贝伊的兵马紧跟其后慌『乱』撤退,各部族的部队统统四散逃命。

这一仗,真恰似横扫千军如卷席。

而在库班河岸边,眼见着阿玉奇和卡尔梅克骑兵的身影在对岸消失,彻辰终于将手头的铁钎丢到了一边。

刚才那一炮是彻辰开的,因为他敏锐的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卡尔梅克骑兵在河对岸集结——那位阿玉奇台吉见自己陷入了苦战,显然是想下山摘桃子了。

不过那时候,的确是卡尔梅克人进攻的最好时机,因为佣兵团所以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正面——黑森骑兵去了、艾撒克族长的骑兵去了、谢苗的人也去了,除了伤员和英格丽等非战斗人员,彻辰的手中几乎一个士兵都没有。

所以,彻辰往对岸发『射』了一炮。

在中国的三国时代,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而蜀国的诸葛亮因为马谡驻守街亭失败,导致了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的险境。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诸葛亮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沉着镇定地大开城门,自己则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而彻辰的开炮,和诸葛亮的弹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就是为了让阿玉奇产生自己并不惧怕他渡河并且佣兵团仍有余力的错觉,从而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如此做有没有用,彻辰并不确定。他也只是搏一把。

幸好,阿玉奇中了计,而自己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对付伊始兰·格莱伊和乌曾贝伊的人马。

当然,若果不是因为穆罕默德·格莱伊在库尔斯克的大胜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彻辰这一炮恐怕只会激怒阿玉奇而不会有惊退敌人的效果了。

阿玉奇退走,伊始兰·格莱伊的兵马再次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鲜血染红了库班河的河面。

而阿玉奇的退兵带来的另外一个严重的后果,恐怕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了,那就是他连累着格鲁喇嘛丢了『性』命。

作为一名政治家,阿玉奇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其他人也会像自己一样,全面的、从大局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然,如果这个其他人指的是伊始兰·格莱伊或者彻辰这样的人,这个判断当然没有错。可是如果要代入到乌曾贝伊、噶尔丹策零这样肌肉大于头脑的家伙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再次被佣兵团击退的乌曾贝伊看到阿玉奇的卡尔梅克骑兵的旌旗在对岸的山坡上消失,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恼羞成怒。乌曾贝伊认为,可汗和自己是中了阿玉奇的圈套,卡尔梅克人是在用彻辰的佣兵团在一次又一次消耗自己的力量。

有了这个认识,乌曾贝伊在狼狈地退回到己方的阵地后,径直来到了格鲁喇嘛的面前。

之前,格鲁喇嘛率领卡尔梅克骑兵渡河失败,仅有少数的人和他一起侥幸突围到了乌曾贝伊的阵地。这之后,由于伊始兰·格莱伊低三下四的赔礼道歉并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阿玉奇也为了剿灭彻辰的佣兵团的大局,二人握手言和。但裂痕已经产生,伊始兰·格莱伊也清楚,想要紧密的弥合这还不够。于是,伊始兰·格莱伊在一番挣扎后,主动地向阿玉奇表示,自己将留在阿玉奇的卡尔梅克营地,直到战争结束。这其实就是以自身为人质来换取阿玉奇的信任。而闻弦音知雅意的阿玉奇便也痛快地表示,他会让格鲁喇嘛留在对岸,协助乌曾贝伊。实际上,这是双方为了再次的互信,交换了人质。于是的,格鲁喇嘛便这样留在了河对岸。

刚才的战斗中,格鲁喇嘛和他的人一直站在阵地前,哪怕佣兵团的炮击再凶猛,格鲁喇嘛也没有移动过位置——他代表的是卡尔梅克人,不能让这些术赤的后代们看不起。

见战败的乌曾贝伊径直地扑向自己,眼神中还喷『射』着怒火,格鲁喇嘛怡然不惧,他双手合十,高宣了一声佛号,然后对乌曾贝伊说道:“乌曾贝伊,感谢佛祖保佑您安然无恙。”

此时,乌曾贝伊早就被怒火焚烧完了理智。他不待格鲁说完话,那带血的弯刀便直指格鲁的眉心。

格鲁喇嘛周围的卡尔梅克骑兵都『骚』动了起来,不少人都拔出了刀子,而乌曾贝伊的手下当然也不甘示弱,纷纷以刀剑相向。

一时间,二人之间的气氛浓稠的如同坐在火『药』桶上一般,只要一颗火星子落下,就会剧烈的爆炸开来。

这在这火并一触即发之际,格鲁喇嘛平静地伸出了一只手。他的指尖轻轻地触碰格鲁喇嘛的弯刀,试图将其推离开自己的眉心。

可乌曾贝伊的马刀纹丝不动。

格鲁喇嘛叹了一口气,他不再试图推开弯刀,而是重新双手合十。

“贝伊,贵我双方即为盟友,本应同舟共济,不知你为何如此对待小僧。”格鲁喇嘛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方便以后阅读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第三百四十二章 东西方的交锋十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第三百四十二章 东西方的交锋十一并对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