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招人啦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作者:梦吴越|分类:历史|更新:2021-11-26 18:18:00|字数:10180字

当日,君臣相谈甚欢。

刘招孙与万历皇帝就开原粮草补给,军响补发、文官选拔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友好交流,在一片君臣和谐的美好氛围中,双方对平辽之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然,期间,宣武将军头破血流,万历皇帝亦多次晕厥,场面一度很混乱。

好在,最后宣武将军携开原兵备道,在司礼监小太监魏忠贤的陪同下,平安回到左安门瓮城。

康应乾在瓮城早等得不耐烦,一个人在城墙下来回踱步,他生怕那位蛟龙真人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自己这两个月的投机也就打水漂了,搞不好还要被辽镇秋后算账。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傍晚时分,真龙回来了。

远远望见刘招孙头上包着块白布,身边还带了个皮肤黝黑的南蛮子,康应乾大吃一惊,正要上前问个清楚,身子一歪,被金虞姬推了开去。

总兵中军大帐内,朝鲜美姬梨花带雨,一边哭一边给刘招孙检查伤口,用沸水泡过的纱巾将伤口重新包扎一遍。

刘招孙伸手擦去金虞姬泪水,望着她微红的眼睛,安慰道:

“没什么,刚才在乾清宫和皇上玩躲猫猫,玩的兴起,不小心就这样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招孙现在玩的确实是躲猫猫游戏,不过一旦被历史宿命抓住的话,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安慰一番,金虞姬已是疲惫至极,刘招孙轻声安抚,让她先回军帐歇息。

金虞姬走后,刘招孙躺在椅子上,拿起张载的《横渠易说》,就着昏暗烛火,粗粗读起来。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晚明时期,思想纷杂,儒释道法天主教,各种思想泛滥,除了白莲闻香那样的邪教,朝廷对绝大部分学说都采取宽容态度。

刘招孙知道,以后自己少不了和文人打交道,所以这些学说都要了解一些,比如什么王阳明心学、程朱理学。

读了几句,头晕目眩,不得要领,这时亲兵典魏在外面喊,康大人来了。

刘招孙连忙将书收起,刚刚坐定,一脸奸笑的康应乾便走了进来。

这次进京献俘,所见所闻,让二十岁的刘招孙更为成熟,渐渐成长,现在对身边这个不惜自降身份屈尊投靠的文官,也多了分尊重,待康应乾坐定,他立即让亲兵上茶。

两人喝了会儿茶,刘招孙将今日进宫之事简单说了,当然,省略了万历询问辽镇叛徒的部分,康应乾瞠目结舌,当听到刘招孙和万历讨价还价,不由抚掌大笑。

听刘招孙说完,康应乾沉默半晌,才道:

“刘总兵,你这火中取栗的手段,实在是高,本官不及,佩服佩服,古人云,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你这一怒,得了八万两银子,还将朝廷拖欠的五万两军响要了回来了,值了,”

“康大人见笑,本官何曾发怒,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有感而发而已,”

康应乾知道刘招孙又要讲什么大道,他懒得听,便岔开话题,提醒刘招孙说,可用一部分银子在天津买粮,雇几条福船运回辽东。

天津港口的粮价只有辽东一半,加上福船、水手费用,以及沿途漂没损失,算起来在这边买粮食要比拿银子回辽东买划算很多。

营口一带的粮食生意,都是被辽镇垄断,现在跑过去一下子买上万石粮食,辽镇肯定要坐地起价。

不知丁碧要赚多少钱,既然现在已经和辽镇闹翻,这种资敌的傻事,还是不要去做的好。

刘招孙点头表示同意,他计划离开京师后,在天津买五千石粮食,预计会花一万两银子,顺带再在运河码头招募五百个纤夫,回去训练成战兵。

据说这个时代最好的兵源就是纤夫和矿工,运河上纤夫数十万计,很多人没有活干,应当是容易招到人的。

刘招孙现在是开原总兵,按大明兵制,总兵可以招募万人规模的战兵。

眼下兵额倒是足够,钱粮又不足了。

康应乾问新来的那个南蛮子是谁。

刘招孙便将袁崇焕的事情,给康大人解释了一下,康应乾眯缝眼睛,抿着茶水道:

“也是这袁崇焕走了狗屎运,遇上了刘总兵你,一下子便谋个四品的兵备道,节制一方兵马,只比本官低一个品阶,他这句半年平辽抵得上人家别人七八年仕途磨练,以老夫观之,以此人资质,去福建广东做个县令都难,”

刘招孙呵呵一笑,历史上袁崇焕真的是去福建做了知县。

如今,万历把这位半年平辽的圆嘟嘟丢给自己,对大明来说,不知是幸呢还是不幸。

“康大人这次升为辽东巡按,是这袁崇焕的顶头上官,以后可要好好调教此人,”

康应乾对刘招孙阴阴一笑,拍拍他肩膀道:

“刘总兵放心,老夫会叫他知道,什么是宦海沉浮,人心难测,”

两人又聊了会儿,刘招孙送康应乾回去,自己回来躺在床上,回想袁崇焕的事情,不觉有点好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76章 招人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76章 招人啦并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