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西南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作者:梦吴越|分类:历史|更新:2021-10-29 21:44:29|字数:5044字

泰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平辽侯率大军撤离汉城,向北返回开原。

一月奔波,朝鲜之行终于结束。

必行收获颇多。

扩展商贸与鸭绿江江口租岛的计划都已实现。

刘招孙构想的辽东水师,也已初见雏形。

只是与娘子汉江泛舟,“杯盘狼藉,相与枕籍舟中,不知东方既白”,却终于没能实现。

因为刘招孙戒酒了。

“娘子,既然陪你回了朝鲜汉江,你也要随我去大明汉江,去我家乡看看。”

“那是自然,夫君何时回去?”

刘招孙与金虞姬约定:

今年八月既望,南下湖广,回老家均州城,登太和山(武当山),拜七十二道观,最后泛舟汉江,一醉方休。

刘招孙已有十年没有回家,却是乡音未改,想起故乡八景沧浪亭,雁落莲池,不觉心驰神往。

当日离开朝鲜,留吴阿衡等人驻守平安西道,按照双方协议,这五百多人将得到朝鲜保护。

李倧知道,这些人都是平辽侯心腹,若对他们下手,就等于向开原宣战。

至少目前,朝鲜还不具备这个实力。

一路无话。

四月初二,大军返回开原。

正在清河抚顺游弋寻找机会的科尔沁人,听说刘招孙率主力返回,立即往西逃窜。

科尔沁人在浑河见识过刘招孙实力,没人愿意再和这支人马死磕。

刘招孙令布尔杭古率骑兵追击,叶赫人未能追上他们的大队人马,最后斩杀了几十个蒙古游骑。

布尔杭古对科尔沁人恨之入骨,去年,他和叔叔被后金打败,走投无路时,又被科尔沁人背后捅刀子,被一路赶出大草原。

风水轮流转,今年,便轮到叶赫人追杀科尔沁人。

随着战兵主力返回,开原周围一些觊觎的势力都纷纷消退。

辽镇,蒙古人都撤回各自势力范围。

刘招孙去朝鲜的这段时间。开原城中各项事业一直在继续向前推进。

源源不断的流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主要是从辽东各地,也有些从山东北直隶逃难来的流民。

经过严密甄别后,每天,会有几千人被分到各个屯堡、工坊和新兵营。

其中,不合格者被剔除出去,不过大部分人会留下来,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开原各个部门。

雷匠头他们工坊钻枪管人手已经足够,目前有两百多人,每天还有人不断涌入。

雷匠头想着给刘总兵省些粮饷,就把多余的人打发去安装神火飞鸦。

宋应星设计的安装稳定器,终于被安在了神火飞鸦尾部。

改良后的火箭射程可达四里,精准度得到巨大提升。

工坊反复试验,得出结论。

神火飞鸦可在两里外准确命中敌方大阵,命中率超过七成。

解决了命中问题,宋应星率工匠开始改良箭头火药。

按照刘总兵提示,他们尝试多种火药配方,还用到了树漆。

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威力没有得到什么提升。

刘招孙对火药知识一窍不通。

他只知道烈性炸药威力是普通火药的好几倍。

不过,关于炸药的配方,他早还给了初中化学老师。

记不清配方,只能让宋应星他们冒险一次次尝试。

民政方面的工作进展也很快。

目前民政主要分为两块:屯田和商务。

等人才多了,刘招孙会把商务和屯田分来。

商路还在拓展,职员每日迎来送往,和大明各地的巨商们磨嘴皮子,其辛苦程度,和战兵训练有一拼。

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有家宁波丝绸商行愿意和开原贸易,绕过京师,绕过运河,直接与辽东海运贸易。

不得不说,这很有魄力。

当然,刘招孙更有魄力。

他给宁波商人的丝绸价格是京师两倍……

康应乾觉得刘总兵是人傻钱多,刘招孙解释说是要千金市骨,吸引客商,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屯田方面,开原名下田地数量急剧增长。

从浑河血战前的五六万亩,暴涨到现在的八十万亩。

刘招孙大吃一惊。

这八十万亩,基本都是白纸黑字写着属于开原城。

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地契都是乔一琦袁崇焕他们两个月前印刷好的。然后赋之以自古以来的道理。

戚金麾下的三千浙兵已经训练完毕。秦建勋的白杆兵也快要训练成型。

刘招孙亲自检阅这支白杆兵。

四月初五日,一大早,两千五百白杆兵手持白杆枪,在北门校场站定,经过简单的队列训练后,他们开始训练突刺。

两千五百人动作颇为整齐,都是左手扶住枪柄,右手托起枪身,依靠腰部力量往前突刺。

“杀!”

刘招孙对秦建勋微微点头,勉励他练军得法,丝毫不比戚金差。

这支白杆兵完全由辽民组成,三个月前,眼前这些军容严整的战兵都是骨瘦如柴东倒西歪的流民,短短三个多月,就变成了这样一支强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161章 西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161章 西南并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