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檄文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作者:梦吴越|分类:历史|更新:2021-12-01 16:10:08|字数:4724字

“和气生财是不可能的,入关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本官要报仇,要死人,死很多人。”

“康监军不是一直希望开原军入关吗?如今便是最好时机,不过需要一个好听的由头。”

康应乾跟着兴奋起来,以前磨破嘴皮子劝说刘招孙,他都不为所动,难得今日终于开窍。

如此看来,那朝鲜美姬也算死得其所,让平辽侯脱胎换骨,完全换了个人。

康监军顿时对金虞姬心生好感。

不等刘招孙说完,康应乾迫不及待道:

“平辽侯勿忧,清君侧便已足够,眼下西南叛乱未定,陕西民贼蜂起,中原草莽丛生,皆因司礼监争权夺利,东林党空谈误国。平辽侯去年说让留意信王,老夫早就派人去河南,现在便可把朱由检搬出来,顶在前头。只说崇祯已被身边奸佞控制,等开原军杀入京师,仿照建文故事,也在紫禁城放一把火,让朱由校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后兄终弟及,扶信王朱由检继位。”

“然后建元天启?”

刘招孙小声嘀咕,觉得眼前世界越发荒诞。

康应乾没听清他说什么,问了一句,刘招孙连忙岔开话题,问道:

“河南?本官记得,信王府邸在京师啊。”

“什么京师?去年年底便搬回河南了!京城藩王成亲后,便要之过,前往自己封地,平辽侯难道不知?”

“哦,信王去年才搬到河南,这回他又要搬回京师了。”

刘招孙有些无语,想到因为自己穿越,连累朱由检搬两次家,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位煤山战神。

“立即召集袁崇焕、乔一琦,马士英,还有孙传庭,让他赶紧从开原过来,让森悌先把舆论造起来,告诉天下,本官要入关清君侧了。”

康应乾一脸懵逼。

“敢问大人,何为舆论?”

刘招孙这次意识到自己现代汉语带入过多,耐心对康监军解释道:

“舆论就是舆情,就像王莽,当年他篡位之前,不是各种天降异象吗?还有万民请愿,三辞三让之类,说错了,这是第二步,第一步是拥立信王·······”

康应乾一脸鄙夷望向平辽侯,此人脸皮之厚,再次刷新了康监军的认知。

刘招孙以为这位老搭档要对自己一番冷嘲热讽,却见康应乾抚须微笑,摇头晃脑道:

“平辽侯此言差矣,五运更始,三正迭代,新陈代谢,武周代商,自古而然,周德将尽,妖孽递生,骨肉多虞,藩维构衅,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平辽侯不过顺天行事,何有僭越篡夺之说!”

刘招孙目瞪口呆。

明代进士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像康应乾这样的三甲进士,说起篡位来都是引经据典,估计这老头子平时没少花心思在这上面。

“不止祥瑞,五行五德、新朝国号、官制礼仪,宗庙祭祀,老夫都会安排妥帖。如此大事,森悌那黄口小儿就不要参与了,有老夫与王化贞、王在晋三人便已足够。”

刘招孙呵呵一笑。

搞了半天,康应乾是想把乔一琦、袁崇焕他们排挤出核心权力层。

眼下还没入关,底下这帮人又要开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了。

果然有意思。

刘招孙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人性使然。

争就争吧,只要能把事做好,别像东林君子们那样空谈误国就好了。

“既然关系重大,便不能少了开原几位元老,袁崇焕、孙传庭亦可出谋献策,还有乔监军,本官能有今日,少不得大家相助。”

康应乾知道平辽侯是想制衡各方势力,不过他还是坚持道:

“乔一琦口无遮拦,此乃机密要事,让此人参与,怕是·····”

刘招孙霍然起身,大步走向帐外:

“这便是本官的阳谋,就是要让朝廷知道咱们造反的决心,让乔一琦来做,最好不过,此事已定,由你们共同策划,四月一日前,呈递中军大帐。”

开原一众文官闻听此事后,纷纷放下自己手头事情,争先恐后赶往辽西,为平辽侯出谋划策,帮着平辽侯“清君侧”。

只有孙传庭、袁崇焕两人不为所动,孙传庭一直留守开原,直到刘招孙第二道将令召唤,他才很不情愿动身前往山海关。

袁崇焕已到登州,山海关前的权力争斗不感兴趣,每日忙忙碌碌,筹集粮草,秣马厉兵,时刻准备截断运河,北上京师。

接下来几日,平辽侯与众心腹日夜谋划,商讨清君侧的各项细节,安排得力人手前往河南,不惜代价绑回信王朱由检。

在刘招孙提议下,攻入京师后,朱由检的年号将定为天启,换句话说,他们以后需要拥立天启皇帝。

崇祯元年四月八日。

孙传庭、康应乾联手起草檄文,宣布平辽侯将奉崇祯皇帝衣带诏,率百万大军入关,荡平奸佞,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檄文全文如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282章 檄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282章 檄文并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