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活人俑

作品:挽明从萨尔浒开始|作者:梦吴越|分类:历史|更新:2022-06-09 16:39:41|字数:4656字

马士英率领众人,五月底从辽东出发后,历经艰险,于八月初终于抵达南京。

马士英带着卫兵林宇,立即拜访弘光朝廷的权贵,凭借老马以前在南直隶积累的人脉,他们很快接触到了大明朝廷的清流们,大家对这位千里迢迢赶来送礼的旧友颇为欢迎。

尤其当巨人林宇将一箱箱珍宝扛到各位大人面前时,弘光朝廷的中流砥柱们,脸上都露出了欣喜赞赏的表情。

几位东林大佬纷纷拍着胸脯向左良玉保证,他们明日便上奏疏弹劾刘宗周吴三桂等人,这次一定要让皇帝发十二道金牌将刘督师召回,立即召回,不能再纵容朝廷这种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冒险行动,眼前南北水旱蝗灾不断,乃上天预警,总之大明与大齐应该以和为贵。

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校现在还在齐军手中,万一逼急了,沈阳那波直接把朱由校送到南京城来,和弘光皇帝争夺帝位,可就不好办了。

就在马士英以为成竹在胸时,忽然传来江北四营惨败的消息,逃回南京的残兵败将们满眼惊恐回忆临清战事,在他们口中, 临清齐军兵力至少三十万人, 齐军战兵个个以一当十,凶残的很, 尤其武定皇帝刘招孙,更是天神下凡以一当百,手中一杆长枪,重八百斤, 八百斤啊, 在他手里挥舞的虎虎生风,只要挨着碰着不死也残,那天被他打死的明军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五万多兵马,被杀了四万多人, 只有不到一万人逃回。四个总兵被杀三个, 幸存的左总兵也成了惊弓之鸟,据说每晚做梦都要喊“武定皇帝饶命!”

得知明军北伐失利,马士英哭笑不得, 他这次来南京,目的本就是为阻止北伐,现在好了,明军都被打残了,不用北伐了,可惜礼物都已经送了出去,只能感慨南京同僚们收礼速度实在太快,若是那几位阁老稍稍做个样子推辞一番, 拖延两日, 这批珍宝便送不出去了。不过现在东西已经送出去,没有要回来的道理, 就当做个顺手人情吧。

马士英在开原时便一直迎来送往, 自然懂得这些官场人情,反正两边以后还要打交道, 也不怕这些南京文官会不还礼。

只是马士英不太相信武定皇帝现在还活着, 他更不相信皇帝能挥舞一把八百斤的长枪, 出入敌阵, 连杀几千人——这故事特么比当年京师流行的《宣武将军大战后金巴牙剌》里的情节还要荒诞不经。

不过无论如何,南直隶不是久留之地, 马士英的一位同年,现任礼部主事阮大铖好心提醒, 让老马和侯询赶紧开溜,速速北上,因为左良玉报仇心切,准备派人截杀他们。

马士英等人只得仓皇逃走,临走前,阮大铖告诉他们一个不幸的消息,东方海盗头子郑芝龙已被朝廷诏安,现在皇帝给他了一个福建副总兵官做,好让他去平定福建广东周边海盗。

这位武定皇帝麾下的首席倭国通事(翻译), 皇帝曾经极为信任的将官,没想到在大齐危急之时, 竟然这么快就叛变了。

须知武定皇帝待郑氏一直不薄,甚至把郑芝龙当成心腹来培养,平定倭国后, 对他封官赏钱不说,还赏给郑家一大片海域用作贸易。

可惜马士英对郑芝龙前世今生了解不多,否则便不会惊讶于此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反复无常, 背信弃义。

在原本历史上,郑芝龙先为福建海盗,后来朝廷诏安,凭借他大海盗的精明与左右逢源,在南明历史上叱咤风云。1645年,唐王朱聿键南下福建,被郑芝龙、郑鸿逵兄弟拥立为帝,改元隆武,这就是“隆武帝”。

郑芝龙因拥立有功,被封为南安候,还被授予处理南明所有军事要务的大权,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也因此走上了人生巅峰。然而就在一年后,也就是1646年11月,郑芝龙响应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诱降,不顾其子郑成功的再三哭谏,叛明降清。

说到底,郑芝龙只是海盗出身,海盗在古代任何朝代,基本都是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这种出身决定了,也决定了郑芝龙在清廷不可能会享受吴三桂、洪承畴等人的待遇。

永历十年(1656年),郑成功督师北上,克闽安及罗星塔等邑,于护国岭击杀清将阿格商。清廷大震,逼迫郑芝龙差家人谢表持巡抚佟岱书到宁德见郑成功,再度劝说郑成功归顺大清,郑成功怒叱不理,双方从此再无议和之举。清朝廷见郑芝龙再无任何利用价值,便于永历十五年十月将郑芝龙与其亲族一起斩杀于京师菜市口。

~~~~~~

马士英一行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临清州城。

从南京回来的路上,他们不断遭遇小股明军溃兵,一部分吃了败仗的明军,没有跟随左良玉逃回南直隶,而是在淮扬一带化作盗匪,还好林宇魏昭战力强横,没人赶来找他们麻烦,尤其当林宇穿戴上齐军军装,那些三五成群的明军溃兵见到后就像见了鬼一般,远远的逃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432章 活人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432章 活人俑并对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