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旁观者清

作品:赛点|作者:磨砚少年|分类:体育|更新:2022-10-09 20:31:30|字数:4432字

高文,注意力保持专注,没有在意莎拉波娃的表情,继续往下说。

“格里戈尔……站在球场上,总是在追求完美,他对自己有很高的期许,并且也有很多目标等待实现。”

“所以,每当他无法达到完美或者无法达到期许的时候,他就会沮丧、失望、挣扎。这点,和某人一样。”

意味深长地,高文看了莎拉波娃一眼——

内涵,不言而喻。

莎拉波娃和迪米特洛夫都是完美主义者,这一点,让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共鸣,却也让彼此推开了对方。

“澳网的失利,对格里戈尔来说,非常难以接受,他沉浸在痛苦中,更多沉浸在对自己的失望和不满之中。”

“我们都是职业球员,每个人面对失利都有自己的方式。”

“有人选择喝酒放纵,仿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一般……”

信手拈来地,高文就内涵了一下克耶高斯为首的澳洲年轻人们,莎拉波娃一下就听出来了,翻了一个白眼——

这家伙,即使是这时候也夹带私货。

“有人选择出海钓鱼,远离网球一段时间,清空大脑,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私人游艇的。”

这是……内涵纳达尔吗?

莎拉波娃又好气又好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了,但不得不承认,整个谈话气氛轻松了下来。

“有人选择返回训练场,挥洒汗水,以更多训练来忘却失利的痛苦。”

“有人选择回看比赛录像,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赛。”

稍稍停顿一下。

“有人选择回到自己所爱之人的身边,家人、朋友、爱人,包围在欢声笑语之中,让自己重新感受到生命力。”

一组简简单单的对比,轻而易举就能够形成清晰画面,迪米特洛夫的冲动求婚,也就得到了合理解释。

也许,迪米特洛夫确实是深爱莎拉波娃的,当然,莎拉波娃也同样深爱着迪米特洛夫,但更重要的是:

迪米特洛夫同样重视自己的比赛自己的事业,他并没有准备为了爱情放弃事业,也不会逼迫莎拉波娃将事业放在生活的第二顺位。

那些举动,那些低落那些悲伤那些失望,恰恰说明,迪米特洛夫和莎拉波娃一样,他们都如此骄傲。

从本质来说,这两个家伙都是一样的。

只是,当局者迷,莎拉波娃始终没有看清这一点。

一直到现在,高文的话语点醒了她。

莎拉波娃的眼神,有些茫然,脑海里的回忆就这样熙熙攘攘地汹涌而上,那些遗忘的片段重新出现。

她已经自己忘记了,其实并不然,只是隐藏在大脑角落里,选择性无视罢了,然后,现在再次清醒起来。

面对失利,这是竞技体育的一堂必修课,所有职业球员都必须修完。

有人渴望重新掌握主动,有人需要重新复盘,有人则需要感受情感支持……

方式,繁复多样,但内核都是一样的,越是在乎就越是迫切、越是在乎就越是强烈,表现方式也越激烈。

莎拉波娃是如此,迪米特洛夫也是如此。

所以,迪米特洛夫冲动地求婚了。

所以,莎拉波娃冲动地选择分手。

然后,两个人都深深伤害了彼此,却没有人愿意承认。

他和她,都是一样的。

“玛丽亚……”

高文的呼唤声,让莎拉波娃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就连她自己也没有注意到,悄无声息地,整个谈话节奏已经完全掌握在高文手中,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完全被高文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就已经被说服。

“当你站在球场上,试图做到完美,却发现,那一天刚好就不是你的日子,手风怎么都不顺,你会怎么办?”

职业球员,都有这样的时候,球感和手感,怎么都不对,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为,就连网带、场地、大风、阳光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那种感觉非常非常糟糕,怎么都发挥不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莎拉波娃不假思索地就脱口而出。

“进攻。”

这就是莎拉波娃。

“无条件进攻,即使失误也需要继续进攻,一直到打出手感为止。”

这就是莎拉波娃,她的比赛只有一个计划,没有备选的第二计划第三计划,不管行不行,就坚持第一计划,一直撞墙死磕到底。

所以,莎拉波娃的比赛总是如此,成也进攻、败也进攻,“过刚易折”这句话,对她来说从来就不存在。

高文并不意外这样的答案,眼底浮现出一抹笑意。

紧接着就看到莎拉波娃目光清澈地直挺挺望过来,那眼神和表情仿佛在说:

怎么?你有意见?

高文轻轻咳嗽了两声,连忙竖起大拇指,而后看看,右手还不够,又竖起左手大拇指,“双赞”表示诚意。

“而格里戈尔会沮丧会懊恼会开始质疑自己,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声音在旁边告诉他,你的做法是正确的,请继续坚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赛点》,方便以后阅读赛点第1114章 旁观者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赛点第1114章 旁观者清并对赛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