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义所归

作品: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作者:胡言不说|分类:历史|更新:2021-11-30 19:58:40|字数:4184字

“魏将军,我们都知道,昏君不许你们出兵!”

“你们是擅自发兵,昏君必然会断你们的粮草!”

“魏将军,这些粮食你们带着吧!”

“对,你们带着吧!”

......

......

百姓们纷纷呼喊着,魏文通是说什么都不愿意收这些粮食,但是百姓们却是非给不可。

“乡亲们,你们可是小瞧鱼大都督了!”

“鱼大都督麾下的军队,是自给自足,东海之滨的这些个州城府县的赋税,是先给我等充做军粮之后,才会运到帝都去!”

“她女帝就是在怎么不满,也断不了鱼大都督的军粮,乡亲们,你们放心吧!”

“咱们的粮食充足,不会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的!”魏文通拍着胸脯,苦口婆心的解释道。

“魏将军,这仗不知要打多久,粮食多点不怕,就怕军粮不足啊!”

“您还是带上吧,带上吧!”

听着魏文通说的振振有词,这些百姓倒是相信了一些。但是,却说什么还是让魏文通把粮食收下。

就在这个时候,为首的乡老顿了顿拐棍,缓缓开口说道:“魏将军,这些粮食您就收下吧,就算你们不缺粮,但是,难保秦王哪里不缺粮啊!”

“实话不瞒您说,这些粮食您就是不带走,俺们也吃不完!”

“您看到没有,今个来这里的,那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不是年轻人不来,而是年轻人都走了!”

“小崽子们都去秦川投军了,走的匆忙,没带多少东西。家里,现在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老老少少了!”

“我们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又能吃多少粮食。”

“这些粮食你们带着,算是帮俺们带给秦王,别让前线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啊!”

乡老这番话说完之后,魏文通可就没有理由在拒绝了。

魏文通对于秦川的情况并不了解,他这三十万大军倒是不缺粮,但是,前些缺不缺粮,他还真不知道。

魏文通思量一番之后,这才开口说道:“既然如此,这些粮食我就捎带给秦王!”

“但是,我也有一个要求,大家今个带来的粮食,我只给大家捎带一半,其余的,大家伙在带回去。”

魏文通猜到了,这些百姓必然把家里大部分的粮食都拿来了。自个要是把粮食全带走,那么这些百姓肯定日子不好过。

乡老看了看魏文通,魏文通的面色很坚定。

乡老又看了看百姓,百姓的面色也很坚定。

“这样......”

“这样,老朽做个主,六成,魏将军捎带走六成的粮食!”

“至于这些牲口,牛留下耕地,其余的魏将军带走!”乡老拍板钉钉道。

魏文通手下的押粮官,眼含热泪的从百姓手中接过这些尚且带着余温的粮食。

他们要将这些饱含百姓心意的粮食带到前线,亲手交给秦王。

将粮食收起来之后,魏文通郑重承诺道:“今日,我魏文通发誓,不破妖蛮,誓不还乡!”

“若不破妖蛮,必血染沙场!”

“不破妖蛮,誓不还乡!”

“不破妖蛮,血染沙场!”

......

.....

三十万将士齐声高喝,这一刻,民心所向!

蔑视人心者,必为民所灭!

此刻,女帝的所作所为,已经为大嬴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秦川,渭水河畔的一处小村落。

这个村落名为赵家村,因为村里八成的人家姓赵而得名。

前日,前方的告急文书已经以布告的形式贴在了村口。

整个秦国,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人,都得前往玉门关抵御妖蛮。

官府已经腾不出人手来监督了,前往玉门关抵御妖族,完全只能靠百姓自觉。

在看到告急文书之后,整个村子里的男丁都自发的赶赴前线。

在村头最靠东边有一户人家,这家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这家的儿子小时候得异人传授了一套枪法,自个勤加练习,在加上天赋异禀,还真就连出了名堂。

由于此人一杆银枪枪出如龙,因此,被村长赐字子龙。

姓赵,大名一个信字。

“儿啊,这两日你精神恍惚,可是有什么心事?”卧榻之上,卧床多年的妇人问道。

老妇人早就已经病入膏肓了,若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早就没命了!

全靠着儿子每日渡送真元,这才勉强的吊着一口气。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子龙却是多年如一日的伺候着母亲。

“啊!”

“没有,我哪里有什么心事啊!”子龙一边煎药,一边摇头否定道。

然而,信义之人,哪里会说什么瞎话。

更莫说,知子莫若母,自己的孩子,说瞎话,又岂能骗的了自己。

老妇人知道,儿子定然是有什么心事,而且,是不便让自己知道的心思。

老妇人卧病在床,多年没有出去走走了,天暖的时候,最多也就是被抬出来,在院落当中晒晒太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方便以后阅读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第68章 大义所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第68章 大义所归并对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