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群聊

作品: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作者:爱笑的杯子|分类:历史|更新:2022-10-02 12:06:18|字数:8400字

众人纷纷点头。

“上一次寒门弟子有了上升渠道,还是商君的军功爵位制,然军功爵位制如其名也,大多的晋升渠道集中在军中,需得浴血搏杀,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吴卿提出科举制,倒是让平民中的士人学子也有了上升渠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吴卿你的功德无量啊!”赢励抚着胡须说道。

吴驹一惊,他本来提议把这老头拉出来是因为他出身宗室,忠诚度没得说,目睹驱逐四贵是他随口说的,未曾想他还真能说的头头是道。

“过奖了!”吴驹笑了笑。

“我还是想听听,吴卿对科举制有没有一个更深层次规划?如何挑选?如何考核?考核内容又是什么?”焦樵皱眉问道。

吴驹颔首:“当然没问题,科举主要是从民间挑选人才,凡是对自己有信心的都可以报名参加,之后分为县试、郡试、殿试,县试在县内举办,郡试在郡内举办,殿试在咸阳举办,由大王亲自考量,逐层筛选,按照成绩分为三六九等,以及每一等的名次。”

“至于考试内容,初步来看六艺,也就是礼,乐,书,数,射,御是必考的,因为主要针对文官,所以要在“书”这门科目上下足功夫,具体考核科目我暂时还没想好,这个倒也不必急于一时。此外,给每一道题规定分数,答对得分,答对扣分,最终审卷时将分数加在一起,达到标准的进入下一轮,达不到的淘汰,我的想法便是如此了。”

焦樵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这些想法已经是一套很完整的体系了,可见对方是胸有成竹的。

殿内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对吴驹的诸多构思颇为佩服。

见焦樵微微颔首,不再说话,吴驹环顾当场,问道:

“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是要搞,有反对的吗?”

没人说话。

科举制的优越显而易见,势在必行!

子楚轻轻点了点桌案:“那接下来就说说,怎么搞!”

“肯定是要循序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一定会引得那些赖以举荐制、世卿世禄制为生的贵族的猛烈反对!”

殿中像炸开了锅一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大体都是围绕着循序渐进的话题。

无他,变法最主要,也是最凶险的难处,就是和旧势力的博弈,谨小慎微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品质。

“小……怎么小呢……”子楚摸了摸额头。

众人不免又陷入了思考。

“那个……臣有个想法……”

一道弱弱的声音响起,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众人循声望去。

子楚笑道:“原来是李卿啊,只管畅所欲言便是,召集大家前来本就是集思广益的。”

李斯点点头,微微拱手,旋即说道:“臣在想,一来我们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是需要继续实践的,如果把摊子铺大了,只怕乱子也会很大。”

子楚深以为意的点点头,缓缓吟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好诗!”

“大王诗才盖世啊!”

众朝臣纷纷说。

“哈哈哈哈,这不是寡人的诗,是吴驹前两天做的诗,寡人只是见应景拿来用用罢了。”子楚一边大笑一边说道。

刚才没说话的朝臣幸灾乐祸的看向那些说话了的朝臣,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吧!

吴驹也笑了笑,没有说话。

“继续说!”子楚冲李斯扬了扬下巴。

李斯颔首,继续说:“二来,我们不能贸然触动那些贵族的情绪。”

“所以臣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举办一场小型的科举,地点仅限于咸阳!”

此言一出,众人眼神微微一亮。

“是个好主意。”吕不韦微笑:“三川郡初置,为了防止出现叛乱之类的乱子,我们不敢用韩人、魏人和周人担任中高层,所以从京畿调了大量的官员出去,眼下正好以此为借口,广招人才补充进来!”

不愧是老狐狸啊!这才几息之间的功夫,借口都想好了!

众人心头凛然。

子楚和吴驹皆是不住的点头,都觉得这个方案很有可行性。

李斯见众人都赞同这个方法,胆子也大了些,说道:“吕相所言极是,除此之外,臣还考虑到一点,那就是眼下平民百姓是很难读得起书,连识字的都是少数,贸然推行科举制,恐怕……不太合适。”

“是啊,民间没有可以选拔的人才,那科举制又何谈选拔人才呢……”众臣在听李斯讲到这一点后,瞬间心中一紧。

听到李斯的话,吴驹先是挑眉,随后便是笑了。

李斯看到吴驹的表情,不由得有些发慌:“吴卿,臣说的不对吗?”

“对!你说的很对,只是这一点我和大王已经想到了,并且有了解决的方法。”

吴驹说,他笑的原因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欣赏李斯,这小子的脑子确实好用,如果不是他提醒一句,恐怕在场的所有人都要被蒙蔽过去。

“哦?”众人纷纷一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方便以后阅读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第三百九十七章 群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第三百九十七章 群聊并对大秦:诸子百家?拿来吧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