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举荐

作品:我要做太孙|作者:我要做皇帝|分类:穿越|更新:2022-01-08 07:49:54|字数:4362字

朱允炆疑惑的说道:“可他不是与蓝玉他们走得很近吗,能够为我所用?”

黄子澄解释说道:“殿下,李景隆同属武将集团,与蓝玉他们关系亲近也是自然的,可是并不代表就是与他们共同进退!”

“李景隆的父亲是陛下的外甥李文忠,李文忠十四岁就养在陛下身边,陛下对他十分宠信,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这才获封曹国公。”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他的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由此可见陛下对他的信任,以及他在军中的威望是何等之高!”

最后黄子澄又说道:“所以李景隆属于皇帝陛下的支持者,与勋贵集团还是有所区别的,……

“李景隆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陛下的看重,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

朱允炆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也有希望,便热切的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我当如何呢?”

黄子澄说道:“殿下要借着这次西南叛乱,立刻举荐李景隆担任主将前去平叛,如此一来李景隆身上就会打上您二殿下的名号,接下来嘛……哼哼……就顺理成章了……”

朱允炆心中大喜,赶紧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先生教我啊!”

黄子澄立刻高兴的将他扶住,说道,“殿下不必多礼,微臣也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当不得殿下如此厚爱。”

于是在一旁,也面露满意之色,“黄先生尽心竭力教导允炆,劳苦功高,先生可以坦然受之。”

黄子澄赶紧谦虚的说道:“都是殿下勤奋好学,也是太子妃的信任,微臣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事不宜迟。

黄子澄也是得了教训,今日在大殿之上,若是文官们率先发难,他要想逃脱就会难上三分!

有国家大事在前面压着,后面的弹劾就显得不再汹涌。

朱允炆殿下稍做准备之后,便起身前往谨身殿拜见朱元璋。

“允炆啊,你怎么来了?”

正在处理公务的朱元璋看见朱允文进来,便停下了手中的笔,不由得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

朱允炆端着一壶茶跪地行礼说道:“启禀皇爷爷,孙儿看今日天气炎热,记挂皇爷爷身体,特地煮了一壶凉茶,来给皇爷爷散散热气。”

朱元璋一听,瞬间满面红光,“那赶紧起来吧,别多礼了,给咱倒一碗让咱尝尝。”

朱允炆便站起身来,走到朱元璋面前倒出一碗凉茶,奉到朱元璋面前说道:“皇爷爷请用。”

一举一动都非常得体,却没有太过亲近,也没有疏远陌生的感觉。

朱元璋端起碗尝了尝说道:“果然不错,口味甘甜,清凉舒爽,你也喝一碗,来人,给二殿下看坐。”

朱允炆恭敬地说道:“启禀皇爷爷,孙儿已经喝过了,此时不渴,多谢皇爷恩典。”

行了谢礼,便坐在太监搬来的凳子上,又理了理衣服,衣衫丝毫不乱。

朱元璋关心的问道:“最近课业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懂的?”

朱允炆乖巧的回答说的:“多谢皇爷爷的关心,孙儿最近学了《道德经》,黄先生讲得很好,倒是没有什么太过疑难的。”

朱元璋点点头,又考了他一些课业上的学问,朱允炆总能很准确的回答出来,这也让朱元璋越发满意。

朱允炆看时候差不多了,便是试着说道:“皇爷爷公务繁忙,不过总得注意劳逸结合,万万不可累坏了身体啊,尤其西南不稳,想必更让皇爷爷操劳……

孙儿看了实在担心皇爷爷的龙体,不知孙儿可否为皇爷分忧一二?”

朱元璋眼中一亮,欣喜的说道:“哦,莫非咱的皇孙有什么好建议?”

朱允炆连忙谦虚了起来,“皇爷爷,孙儿只是有一些想法,还不一定正确呢。”

朱元璋欣慰点着头,鼓励说道:“那你只管说来听听,不用担心。”

朱允炆得了鼓励,便试着说道:“皇爷爷,西南地区本来就是少数部族的聚集地,朝廷在那里也驻有兵马卫所,况且叛军人数并不是很多,

因此只要派遣一员大将前去平叛,数月便可平定,因此皇爷不用太过忧虑……”

朱元璋揉了揉眉头,说道:“可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这么多武将里面想要选出能够胜任的,还真不容易……”

朱允炆见状,鼓起勇气说道:“皇爷爷,孙儿看曹国公李景隆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从小熟读兵书,又在各地参与练兵,才能卓着……

只不过没有机会成为一路主帅,皇爷爷若是给他机会,想必他一定能够不负皇恩,平定叛乱,报效朝廷。”

朱元璋的眼神之中闪过一丝黯淡,可脸上仍然堆着笑容说道:“曹国公李景隆……嗯……,你觉得他可以担此大任?”

朱允炆坚定的说道:“是的皇爷爷,曹国公李景隆确实有大将之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要做太孙》,方便以后阅读我要做太孙第78章 举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要做太孙第78章 举荐并对我要做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