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帝王心术

作品:我要做太孙|作者:我要做皇帝|分类:穿越|更新:2022-01-29 07:25:38|字数:4406字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朱允炆一眼,眉头微皱,说道:“今年秋天?会不会太急了些,这时间也来不及呀……”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

考试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那时候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

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考中的称贡士,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考中的就是进士。

因为会试和殿试的时间相近,所以考生都不会回乡,而是选择在京城停留一段时间。

朱允炆立即说道:“皇爷爷,孙儿是这样想的,今年就不在举行乡试,直接举行会试,除了现有的举人之外,

为了避免漏掉人才,也可以让各个州府推荐一些才能卓着的秀才参加,如此一来就能够兼顾各方,也能够保证今年秋天开科取士。”

朱元璋不由得沉吟了起来,在里面仔细的思想揣摩。

如果说朱允熥不拘一格降人才,选取的是还算是有能之士,会得到广大底层百姓和技艺之人拥护的话。

那么朱允炆开科取士,选取的就是就是读书人了,而他也会得到读书人阶层的支持。

朱元璋心中有自己的筹谋计划,他必须考虑到此次开科取士,会不会对自己的计划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可朱允炆都已经统领礼部了,自己也任凭朱允熥再户部大展拳脚,如果到了朱允炆这里就多加限制的话……

朱元璋看了朱允炆一眼,心中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允炆,你认为何种人才能够称之为人才?”

朱允炆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知道这是考较自己的题目,因此也更加认真的对待。

又想到了朱元璋任用人才的方式,便说道:“皇爷爷,孙儿以为人才首重才能,能够勤勉爱民,能够体恤百姓疾苦,如此才能称之为人才。”

看见朱元璋连连点头,朱允炆心里也很高兴,“其次在于学问,读圣贤书方能行圣贤事,孙儿这次斗胆提议重新开科,就是想要替皇爷爷把这些人才选拔出来。”

“如此一来读书人有了晋身之阶,明日后必然文风鼎盛,而且如果这些人才能够充实到朝堂和地方,必然能够造福于民。”

朱元璋的脸上带着一抹笑容,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那你觉得这次科举考试能够选拔出来多少人才?”

朱允炆想了想说道:“去年皇爷爷已经开过恩科,人才必然逃不过皇爷爷眼目,孙儿只是想着避免路有遗贤,也给上次没有来得及参加科考以及有所疏漏的士子一个机会。”

朱允炆这话说的当真是滴水不漏,既维护了朱元璋的颜面,也让自己的请求变得合情合理。

并且话语之中也非常谦卑,这样的孙儿一般做长辈都会喜欢。

深吸了一口气,朱元璋面含笑容说道:“既然如此……那咱就恩准了!”

朱允炆立即满心激动,跪地叩首说道:“孙儿多谢皇爷爷成全!”

朱元璋伸手一挥说道:“别急!此次开科只算是加科,并不算是正式的科举考试,因此录取的进士人数以三十人为准!”

“孙儿遵命!多谢皇爷爷成全!孙儿替天下读书人多谢皇爷爷隆恩!”

对于能够录取多少人,朱允炆并不十分在意!

只要能够顺利开科就好!

朱元璋脸上又是一脸的笑容,说道:既然你主理礼部,那么就要做好这次科举,主考官你心中可有人选吗?”

朱允炆回答说道:“皇爷爷,孙儿想请大儒刘三吾主考。”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刘三吾倒是不错的人选,也罢,你把这次科举的章程写成奏折!”

随着朱允炆出了谨身殿,朱元璋微微摇了摇头,眼神之中满是无奈。

朱允炆这是看朱允熥在户部大张旗鼓,尽管会有人反对,可以会得到很多人的拥护。

朱元璋明白,朱允炆这是坐不住了!

他必须在这个时候有所动作,一方面向众人和自己表达做事的能力,另有一方面也是为了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

因为这次加科,乃是东宫二殿下一手促成的,读书人当然会感激他!

现在两个人都纷纷积极,那就会给人一种打擂台的感觉……

这不是朱元璋所愿意看到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要做太孙》,方便以后阅读我要做太孙第169章 帝王心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要做太孙第169章 帝王心术并对我要做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