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能平静

作品:大唐财阀|作者:只为了吃|分类:历史|更新:2022-02-01 15:22:51|字数:4344字

没有电视,没有电报,没有报纸,没有电话。

在没有一切快速传递信息时代的古老封建王朝中,一个国家,又是如何完成统治五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呢?

帝国统治的极限是一百日的信息传递。

也就是说你接到消息,到你出兵平叛的时间不能超过一百天。

一但超出,就代表你的统治将不在稳定。

出兵时间一百日范围外的统治地区遭受叛乱,你就算立刻接到消息,行军一百日,三个月多十天的时间,要么那里驻守的将领已经平叛,要么已经沦陷,僵持的情况太少。

所以这是帝国统治的极限。

而往往做不到立刻接到通知,八百里加急都需要十几天的传递时间。

以前苏阳不知道大唐是如何做到的,现在苏阳知道了。

第三天的时间,华州内的贵族和官员纷纷派人到来。

挨个拿着拜贴递送给苏阳。

首先到来的是张魁。

“贤侄,好久不见。”

张魁一脸的复杂,一身干练武士服让人毫不怀疑他的是行武出身。

“张叔父。”

苏阳恭敬的行礼。

这位大爷曾经保护过他。

“我需要牛。”

“可以。”

“两百头。”

“也可以。”

“价格?”

“送给叔父都可以。”

苏阳笑着的话让张魁感到窒息。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两人立于苏府门前,平静的交谈,张魁不进去,苏阳就在这里陪他交谈。

“需要什么?”

沉默半响,张魁生涩的问,他觉得这是一个世纪难题。

“我需要叔父烧掉百姓的借贷。”

不等张魁回答,苏阳站直身体,眼神扫视周围的一切,大门外的各个角落,声音陡然提高一个台阶。

“我知道这里有很多人。”

“我苏阳,华阳子爵,可以把牛卖给你们,低价卖给你们,但是我有要求。”

“我需要你们各家各户烧掉百姓的借贷。”

“要不然我宁可把牛低价赔钱卖给百姓。”

“我需要一个富裕的大唐,而不是需要一个百姓贫穷,随时可能吃不下饭造反的大唐。”

苏阳的声音久久不平息。

张魁走了,骑上马,直奔城外而去。

与此同时,苏府外面的三十多个角落里,同时有人消失。

不到二十分钟,陆陆续续有三十多匹骏马冲向大唐四面八方,有十几只雄鹰振翅高飞。

如此奇特的景象让人震惊不已。

长孙无忌接到消息后,沉默过后,大声欢笑出声,

柴邵兴奋的舞了一套剑。

谁都不知道为什么。

疯子,苏疯子。

傻子,苏傻子。

两个称呼在大唐内传开。

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雄鹰送信,换鹰不换信息。

这是最古老,最快的传递方式之一。

在这个时代,这两种传递确实快。

当三个月的时间,三千头耕牛陆陆续续的从华氏城出发,送到各地大唐官府时,

当李世民从长安城放出魏征、戴胄两位,并任命他们为御史大夫,巡视天下时,天下所有得到消息的世家都沉默了。

这是真的在搞事情。

三千头耕牛在大唐掀不起浪花,但是这代表了一个信号,一个大唐在扶持百姓的信号。

清河,清河崔家的大本营中,正值壮年的崔家家主站在门前,看着清河县衙门口正在卖的低价耕牛,看着百姓几家贷款凑钱买走的耕牛,心中很不是滋味。

“家主?”

旁边的年轻人不明白为何家主如此脸色。

崔家家主声音出现一丝沙哑。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卖盐他要主动分给我们,卖牛,他可以直接走官府的路线,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

崔家家主头疼不已。

“走吧,回家去,开家族会议,讨论一下是否需要烧借据。”

崔家家主知道,那个苏阳在将军,这只是一个表态,他在放血奶百姓。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即使是想要出去,想要未来,也不至于这样奶百姓吧。

年底之前,苏阳又从突利那里获得了两千头牛,上环,然后低价卖给官府,官府走官方渠道送到大唐各地。

这一波一波的奶下去,还有随之而来的羊和马,还有售卖出去的各种其他生活物资,交易往来带动的利益,让大唐其他人都羡慕不已。

李世民在这中间,一口气把太原李家的商队,把皇室内务府的商队,把亲信的商队,都扔到了这一波交易里。

做的非常绝。

老子就是任人唯亲,老子就是先给自己人吃这块蛋糕,就问你气不气。

其他人当然气了。

尤其是当货真价实的见到一头头上了鼻环的耕牛被真的低价贷款卖给百姓时,他们更气了。

张魁回到自己家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张家的叔叔大爷们则是议论纷纷。

当三天后张魁赤着双眼走出来,看着一位位身体健硕,年轻时一看就是上战场厮杀过的族人们,声音沙哑的开口:“我决定烧掉借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财阀》,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财阀第37章 不能平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财阀第37章 不能平静并对大唐财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