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兴奋的苏阳

作品:大唐财阀|作者:只为了吃|分类:历史|更新:2022-02-01 15:23:00|字数:4436字

每次年底朝会的内容都会被整理成册,进行封存备案,同时也会进行复写,送到级别足够,但是没有来参加的人手中,告知他们内容。

如现在驻守华氏城柴邵。

苏阳就是经过柴邵的渠道,得知的大朝会内容。

“这可真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看完朝会内容后,苏阳就这一个感受,李世民好狠,好绝。

这是公开的发放福利啊。

底层百姓接触不到这个福利,顶尖家族才有实力进行实施。

而同时还没有出现完全的工商业疯狂吸收百姓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接下来是完整的工商业崛起吧。”

古人果然很聪明,苏阳忍不住感慨。

石盐和白糖两样东西砸下去后,李世民等人就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知道该如何选择。

至于原有的奖励制度,直接抛弃。

火炉旁,苏阳看着跳动的火炉,内心充满了激动。

大唐接下来必然会出现大量人口涌入工商业的情况,而且还会是疯狂的景象。

“南宋已经证明过,民无半亩耕地,只要操作得当,并不是乱世,相反,还可能出现富裕的情况。”

“不知道到大唐的强横武力在拥有了南宋的财富后,会达到什么样的景象。”

“周围的异族们,恐怕会死于大唐铁骑之下吧。”

苏阳嘴角露出笑容。

身为一名汉人,自然希望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盛。

宋朝是公认的民无半亩耕地,但也确实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财富。

宋朝的官员打仗一个比一个菜,搞经济和制度一个比一个强。

如果是别的时代土地被侵占到百姓手中没有的地步,肯定是乱世降临,怨声载道。

可宋朝就达成了保命成功,富有的成就。

归根结底就一条,大量涌入工商业,导致当时的工商业快速发展,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人口爆发,经济爆发,科技爆发的程度。

武器上出现了最早的火炮,农业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

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

水利工程也是工商业的代表之一。

除此之外,南宋时期还已经开始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大量国内生产出来的丝绸,瓷器等被销往海外。

宋朝富有的最基础原因之一就是大量人员涌入工商业之中。带来了最基础的提升。

在苏阳看来,李世民这一系列政策实行下来,大唐就有了宋朝实行的基础,唯一差的地方大概就是人口不足了。

武德九年的新年百姓过的舒舒服服,大唐内部的世家们,年后都接到了太极宫内传出的消息,一条条政令下来,彻底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众多世家过年当天就烧了借据,尼玛的,巨大利益就在面前,现在需要借用百姓力量了,还留着干嘛。

年后,苏阳还在迷迷茫茫时,孙禹和柴邵还有长孙无忌又都来了,带来了最凶残的消息。

“清河崔家联手博凌崔,两家投资了造船厂,在河北道平洲。”

“江南豪族,也投资了造船业,他们翻出了孙权出海记录,”

“除此之外,大唐内大大小小的世家都有进行投资。”

“还有像太原王家转了一圈,咬咬牙,开始投资农具改革的,他们家有人从纸堆里找出了秦朝流水线生产弩机和箭矢的记载,正在进行复原。”

“总之从过年朝会之后,各个家族都开始发疯,他们爆发出了很大的潜力,吓的新生勋贵都傻了眼。”

长孙无忌一脸忌惮的坐在一边,心里老难受了。

这个世界上最接受不了的是什么?

就是本以为自己已经很强了,实际上还是弱爆了。

当那些千年世家拿出了核心宝贝后,他们这些南北朝时期崛起的家族都成了傻叉。

苏阳同样一脸懵逼。

“世家投资造船业,无非是为了横渡大海,寻找海外国家,我可以理解,可是海船和河船不一样啊?”

“中间有核心技术差的,他们怎么做到的?”

苏阳懵逼了,他们可真敢干啊。

柴邵意志消沉的坐在一边,喝一口酒,叹一口气。

“春秋时齐国和吴国的海战,当时都出动大小海船数百艘,离海岸七百里处绕行大战。”

苏阳沉默了。

日了狗咧,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诡异的情况。

什么叫做吃老本,这就叫了吧。

你以为老祖宗没有海船的经验,扭头就拿出让你恐怖的事实。

“清河崔的老祖宗,他们本身就是齐国的贵族,保留下来一部分是很正常的。”

长孙无忌在一旁叹息。

海战啊,打高句丽时隋炀帝面对高句丽海军束手无策,只能以优势兵力进行对抗,打不出技术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财阀》,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财阀第47章 兴奋的苏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财阀第47章 兴奋的苏阳并对大唐财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