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砸钱的时代

作品:大唐财阀|作者:只为了吃|分类:历史|更新:2022-02-01 15:23:02|字数:4200字

“你记得问一下家主,我的想法可行不可行。”

“放心吧,你这么聪明,肯定可行的。”

“可是你能回来教吗?”

“应该不行,但是家主会想其他办法解决的。”

苏五临出门前,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有万能的家主存在。

新年过后,冬天马上就过去了,百姓最喜欢的季节春天和夏天正在逐步赶来。

苏阳在苏五的保护下巡视了一下自家的盐场,看着那还在盛产着的精盐的石盐场,叹息一声。

从大地内进行挖掘,终究有不够的一天。

果然,还是得靠海。

“走吧,去找孙禹,我之前让他给我准备了种棉花的地方,不知道他弄的怎么样了。”

苏阳招呼着苏五,可是这一次苏五反应有点慢,好像在想着什么。

盐场巡逻的老兵一脚踹在他身上。

“傻小子,想什么呢,没听见家主招呼你。”

老兵的愤怒直接露在表面,大家都看的清楚。

苏五尴尬的笑笑,正在上马车的苏阳停下,用眼神问他,怎么了。

苏五犹犹豫豫的,仿佛不好说出口。

“讲。”

苏阳略微生气,你这是在和我谈不好意思吗?

“是这样的家主。”

“我家娘子发现咱们这里好多家庭在翻完家里的地后就去上工,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她想去询问一下,看看那些家庭愿意不愿意出一些钱,她来负责照顾,管饭。”

苏阳眼神变了,上下打量着苏五。

“你家娘子脑袋转动的很快嘛。”

听完苏阳就想到了一个词,小餐桌。

这是一些城市学校周边开的最多的,变相的寄宿制,只不过小餐桌的管理者是个人家。

老赚钱了,和捡钱一样的玩意。

他见过最凶残的是一个孩子一千一个月,管两顿饭,一个小餐桌有六十个孩子。

一个月就是六万的入账,吃饭成本也就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这是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很赚钱的行业。

苏阳沉默了,

苏五真是娶了一个好媳妇。

苏五挠挠头,眼神中充满了一丝迷茫。

“可是我家娘子劝我说让我教导那些寄住孩子识字读书,这样可以增加我们的竞争力。”

苏阳眼睛被吓大了。

周围的老兵也都惊呆了。

苏五是会读书识字的,他从小在苏家长得,苏阳他家总单传,资源花不过来,给这些侍卫用都是很正常的。

苏阳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们家内部,好像有好多会读书识字的侍女侍卫,这些人教别的不行,但是教个读书识字还是没问题的吧。

“你不行,你还要保护我。”

苏阳直接拒绝,苏五松一口气,有了苏阳的话,他回去就有话说了。

“家里的孙嬷嬷岁数大了,你去请她吧。”

“一个月给孙嬷嬷开点工钱,她会很乐意的,而且我记得你们这群侍卫,不都是她教的吗?”

苏阳淡淡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苏五激动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苏阳坐在马车内,嘴角带起笑容。

“因小见大,这是时代的发展。”

“也不知道天宝年间的宣纸,现在研究的怎么样了。”

苏阳脑海里想着这个问题。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记载: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旧唐书中也记载了此时的宣纸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从宣州开始泛滥,进贡为皇室专用。

“打击世家最好的就是纸和印刷术。”

“唐朝佛经道经泛滥的原因就有纸张技术的成熟。”

苏阳嘴角升起笑容。

巡视天下的魏征拿着李世民给的公款,此时来到了宣州,见到了一个奇怪的男子。

“御史大夫,这是我制造出来的纸,您看看。”

魏征刚来宣州,本地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就找上门来。

听到是纸,魏征来了精神,历朝历代就没有放弃过进行研究纸的问题,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或多或少投资一些,世家也会投资一些。

魏征用手摩擦着纸张,不易碎,书写之下,吸水性也很好,卷起来也不脆,不会轻易碎开。

“御史大夫,我家是祖传的纸匠,这是我们新发现,但是现在我们家没钱了,缺经费。”

蔡骏声音中充满无奈。

造纸术啊,这是一个笼统的词。

魏征大手一挥,先从自己的经费中出了百分之八十给蔡骏,研究,必须大力研究。

“我会亲自给陛下写信,你一定要大力研究,最好普及话。生产也普及化,把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

“到时候你就是天下第一大功臣,封候不是问题。”

魏征不惜画大饼。

砸钱,搞研究,只要有一定的成果,那就可以砸钱。

出不了绝世天才来一举推进数百年,但是我们可以砸钱,可以出工出力。

一些时代搞印刷术的家族在看到大型世家在各种投资后,也都纷纷寻找金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财阀》,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财阀第49章 砸钱的时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财阀第49章 砸钱的时代并对大唐财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